給兒子的一封信教學設計
《給兒子的一封信》教學設計
1、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培養自己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意志。
2、品味富有哲理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互動交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學會感恩回報,培養自己的優秀品質。
重點:知識與能力目標與過程與方法目標。
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法設計:本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切、豐富,說服力強。依據新課程標準,聯系本文特點設計教學思路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書信內容,體會書信中所蘊涵的深情,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熏陶情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
學法指導: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采用探究質疑法,問題發現法等學習方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對設計問題的探究,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大膽質疑、積極探索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教具:多媒體
五、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和畫面的的烘托以及我的導入,讓學生能迅速進入特定情感氛圍,溫暖的父愛又重新在心頭蕩漾,能順利進入課題。
2、嘗試探究 :這一環節分以下幾個部分。
(1)檢查預習效果,正音正意,掃除字詞障礙。
設計意圖:對字詞這些基礎知識加強了識記,同時也是語文教學必走的一個環節。
(2)引領破疑 整體感知,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自主探究 1題 2題、合作交流 3題 )
自主探究:
1、在作者的眼中,兒子身上有什么優點?從哪些事例上可以看出來?
2、作者為什么要對兒子提出希望?具體提出了哪些希望?
設計意圖:這兩個問題較為簡單,我采用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內容的形式,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信息,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要讓學生獨自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梳理,進一步挖掘課文內容,深入解讀文本。
合作交流
3、結合文章內容說一說這封信中,蘊含著父親對兒子的哪些感情?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也是體現學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重點,這一環節問題有點兒難度,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大膽質疑、大膽展示、積極探索的主動學習的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達到對文本內容的深層次的解讀。
3、應用示范:
出示問題:1、十四歲作為人生的一個臺階,你認為還必須具備怎樣的一些品質?
2、目前你認為你最大的缺點是什么?父母是怎樣教育你的?請結合生活實例來談。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目的是要使學生將獲得的知識能夠及時得到印證,將獲得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將獲得的情感得以更深刻的體驗,融生活于我們的語文課堂,從而全面立體的完成教學任務。
4、訓練深化:
出示問題:父親,我想對您說 … …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欣賞歌曲《父親》及令人感動的教師激情過度,激發學生體會父親的愛子之情,激起學生表達的愿望,也恰當的進行德育,這一環節的設置是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加以拓展和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創造環境和機會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寫作和表達的能力。就本課而言,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5、總結體會
最后這一環節是要求學生對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進一步強化,形成系統的知識鏈,以利于牢固的記憶。
本節課我舍掉這一環節,是出于對課文內容整體的把握,因為在訓練深化部分,學生的情感由對文中父親博大的父愛的感動,遷移到對自己父愛的深深回憶之中,伴隨音樂,學生的情緒達到高潮,讓學生在對自己平凡而偉大的父愛的真情告白中結束本課的學習,達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給兒子的一封信》說課稿
說教材《給兒子的一封信》為九年級(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共四篇課文,體裁皆為書信,旨在讓學生了解書信,學習書信的寫作方法,能根據書信的不同內容,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恰當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給兒子的一封信》作者為劉亞洲,文章意在表達對兒子的教導與殷切期望,信中內容具體,感情真切、豐富,說服力強。
說學生九年級學生面臨畢業升學考試,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文可以引導學生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說教學思路本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切、豐富,說服力強。依據新課程標準,聯系本文特點設計教學思路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書信內容,體會書信中所蘊涵的深情,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熏陶情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教學目標分六步達成。一:激情導入二:整體感知三:拓展延伸四:課堂評價五:課堂總結六:作業。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讀文理解舉例在書信中的作用,積累文中的經典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互動交流深刻理解書信中所講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父母的愛子之情,培養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意志。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用來出示預設問題及作業。
重點:知識與能力目標與過程與方法目標。
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注:每一個環節的用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師的總結性話語也要根據課堂狀況隨時生成,以能達成教學目標為課堂宏觀調控的指導思想。)
一:激情導入——你們的父母向你談起過他們對你們在品質方面的希望嗎?(設計意圖:聯系實際生活,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1~2分鐘)
二:整體感知15~18分鐘
1、簡介作者(聯系本文的寫作背景,點出作者的教育方式)在我國當代文學戰線上,活躍著一位軍人作家。他的名字叫劉亞洲,劉亞洲有一個兒子,名字叫胖胖,這一年胖胖的學校組織“進入十四歲”儀式,要求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于是,劉亞洲非常鄭重地提筆給兒子寫了一封信,我們今天就來欣賞品味這封信。(板書課題)(1分鐘)
2、速讀課文(8分鐘),然后回答問題。(8分鐘)
出示問題:A劉亞洲的信中肯定了兒子的哪些優點?對兒子提出了哪些希冀?
B信中的哪些語言令你感受最深?為什么?
C信中談了大量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談談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走,為后面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蓄勢。
心地善良培養博大的胸懷
AB明確:優點評價提出希冀
有平民思想有鋼鐵般的意志(相關段落請學生讀出)
C談收獲:(積極鼓勵學生發言)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有何收獲?
教師小結——雨果說,比陸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說胸懷是藍天,那么意志便是傳說中擎天的白玉柱,要想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預設問題:
1、他那么強調胸懷,這胸懷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學生:„„
2、什么樣的胸懷是博大的胸懷?請聯系你的生活經歷簡要說明。(此題意在引導學生認識博大的胸懷的真正內涵,使學生認識“博大”不僅包含了對人、對己,更包含了對家、對祖國乃至世界。)
此問要求學生上課前積極搜集古今中外有關胸懷博大意志堅強的名人的例子,搜集前教師可作指導。如周恩來少年時代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志向,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為中華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白求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一生、居里夫人研制出鐳的提取技術卻沒有申請個人專利。
(設計意圖:強調博大的胸懷和堅強的意志在一個人成長歷程中的重要作用,語言為課堂結束升華文本留下語言表述余地)
三:拓展延伸(升華主題,培養語文能力,進行人生觀、世界觀教育)
銜接語——那么如何才能具有寬廣的胸懷,怎樣培養堅強的意志?他們又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舉行一個即席演講,請你從兩種品質中任意選一種發表自己的見解。 準備——(5分鐘)(最好寫下來,不少于100字)
演講——(10分鐘)
學生互相評價——(5分鐘)
四:課堂評價
師評:同學們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且語詞懇切,感情真誠。的確,意志和胸懷是攀上理想之高峰的階梯,但是有了他你一定就能取得成功嗎?(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
生:„„
老師:其實,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創造多種多樣的機會的同時也造就了千變萬化的困難,即使這樣你也一定要懂得胸懷和意志是基石,有他你就有成功的可能。
五:課堂總結——交流收獲(或感受)(師:我們回頭看一下本節課我們都干了些什么?你認為最有意義的是什么?)學生„„(兩個內容:胸懷和意志;父愛,師說其一)
胸懷博大,意志堅強是勇氣,有他,你才能不為浮云遮望眼;胸懷博大,意志堅強是膽識,有他,你才敢挑戰勁敵,如秋菊傲寒霜;胸懷博大,意志堅強是勇氣,有他你才敢創造完美的自我„„
學生仿說„„(以父愛為內容)
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意志真的很神奇,茫茫大漠他回告訴你那里有綠洲;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意志真的很重要,山重水復,他會指給你歇腳的村落„„
六:作業:剛才的場面要是讓你們的爸爸媽媽看到他們不知到要有多高興,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你的收獲,我們下節課比一比誰的感情最真誠,誰的書信最有說服力。
1、把你從本文中推薦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并搜集名言警句找出你喜歡且對你有教益的寫到到你的積累本上。(設計意圖:拓展語言積累,豐富語言材料。)
2、給自己的父親寫一封信,談談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盡可能回答你父親可能對你提出的的希望。
(提示:寫信時須注意什么?明確:格式、恰當的方法)
看了“給兒子的一封信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