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文言文重點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原文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重點字詞解釋
1.舜發于畎畝之中 發:被任用
2.人恒過然后能改 恒:常
過:犯過失
3.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被選拔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衡:同“橫”,梗塞,不順
作:奮起
5.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任:責任,使命
是:這
6.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7.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色:顏色
喻:了解
8.勞其筋骨 勞:使……勞累
9.餓其體膚 餓:使……饑餓
10.空乏其身 空乏:使……貧困
11.入則無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國內
拂:同“弼”,輔佐
12.行拂亂其所為 亂:使……錯亂
13.所以動心忍性 所以:用來
動:使……驚動
忍:使……堅韌
14.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國外
15.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重點句子翻譯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譯: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勞其筋骨。
譯:一定要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
3.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譯:使他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
4.行拂亂其所為。
譯: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用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干。
6.人恒過,然后能改。
譯:人常犯過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譯:內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8.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譯:(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9.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譯:(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10.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看了“九年級下冊文言文重點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