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愛在屋檐下》測試題及答案
以下是八年級政治上冊第一課《愛在屋檐下》檢測的試題以及答案,很適合學生學習測試的,歡迎參閱!
《愛在屋檐下》測試題
一、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填“√”,錯誤的填“×”。)
1.法律只保護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非婚生子女不受法律保護。( )
2.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
3.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所以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
4.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 )
5.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價,但收獲的是甜蜜。( )
6.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們與父母的血緣親情是無法改變的。( )
7.孝敬父母就是一切都順從父母。( )
8.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們予以制止,這也是孝的表現。( )
二、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填在括號內。)
9.“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突出表明家庭具有( )
A.撫養功能 B.保護功能 C.教育功能 D.懲罰功能
10.蘇珊的哥哥結婚后,哥嫂沒有與父母分家,一家五口其樂融融。這種家庭屬于(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單親家庭D.聯合家庭
11.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說:“家庭是大自然創造的杰作之一。”下列情形不能確立家庭關系的是( )
A.買賣關系 B.婚姻關系 C.血緣關系 D.收養關系
12.《常回家看看》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幫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以上歌詞表明我們應該( )
A.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 B.擔負父母一切生活費用
C.堅守“父為子綱”的倫理教條 D.在精神上多給父母以慰藉
13.《常回家看看》這首歌觸動了很多人的心,因為它所體現的是( )
①子女對父母的反哺之情
②父母享受天倫之樂的需求
③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④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榜樣在先”
14.右側漫畫的主要寓意是( )
A.兒女大了不由娘
B.父母要關愛孩子
C.父母的不孝行為對子女負面影響很大
D.父母年紀大了是累贅
15.麗麗因長著“兔唇”而受到父母虐待,她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
A.離家出走
B.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C.外出打工賺錢,學會自立
D.斷絕與父母的關系
16.“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詩給我們的啟示是( )
A.父母在,不遠游 B.母主內,兒闖外
C.子女應該回報父母 D.子女一切順從父母
17.“百善孝為先。”為此,我們應該這樣孝敬父母( )
①輟學外出打工,掙錢贍養父母
②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分憂
③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④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8.下列關于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義務的觀點或行為正確的是( )
①成年后的子女必須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②高某出嫁后,認為贍養父母是兄弟的事,與自己無關
③未婚大齡青年郭某認為贍養扶助父母是婚后的事
④黃某經常回家探望父母,并承擔父母的生活費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9.陶行知教育兒子要棄虛務實,特寫了一副對聯:“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陶行知履行了( )
A.撫養子女的義務 B.教育子女的義務
C.扶助子女的義務 D.保護子女的義務
20.對右圖中“孝子”的言行,有下列不同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
“孝子”
①“孝子”履行了贍養扶助母親的義務
②“孝子”為母親解決了后顧之憂
③“孝子”侵犯了母親的人身權利
④“孝子”的言行要受道德的譴責,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