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有關作文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1
春節是團圓,是放長假給我們休息,是親朋好友歡聚的快樂日子。
在這快樂的日子里,家家戶戶貼起了紅紅的春聯,掛起了火紅的大燈籠。大人們忙著包餃子,做年夜飯。小孩子們正忙著放鞭炮,做游戲。吃過年夜飯,鞭炮就像停不住嘴巴,噼里吧啦的響個不停。煙花也來湊熱鬧,看!那絢麗的色彩在天空綻放,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一朵朵妖艷的花兒爭相開放,還有的像一顆顆流星從天而降,把天空裝扮得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五彩繽紛的“花兒”’正在爭奇斗艷呢!真讓我大開眼界,我想:除夕夜應該是煙花的舞會吧。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美麗的新衣,跟爸爸一起去拜年。我們走了東家又去西家,到處說著吉祥話,祝福語。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夸我是一個漂亮懂事的孩子,糖果一把又一把地往我口袋里塞,我覺得我都能開個糖果店啦。
到了親戚家,好多的長輩又塞給我一個個紅包,我心里偷著樂:我可以買好多好吃的了,好玩的了…可這個時候媽媽卻苦惱了,最后為了避免我們收紅包,媽媽不讓我們下車,把我們藏在了車上,也不帶我們去拜年了。“媽媽真壞,讓我損失了一大筆零花錢。”我心里傷心地想著。
在這新年里,到處喜氣洋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看!他們有的烤著火,吃著零食聊著天,有的在打麻將,還有的在“牛牛”…處處歡聲笑語,熱鬧極啦!最興奮的就屬于我們小孩啦,終于沒有人有時間“控制”我們啦。“嗯,這個好吃。嗯,這個電視好看。嗯,這個游戲真好玩…”看,過春節多好啊!我喜歡過春節!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寒冷的冬日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正悄悄離去,春天正邁著輕快的腳步慢慢來臨。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春節。
春節,農歷新年,俗稱過年,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在中國人的眼里,它是一個隆重、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戴新帽,街上掛滿了紅燈籠。走在村里的大街上,弟弟和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鞭炮,讓我更加感受到濃濃的新年氣氛。來到鄰居家,那一張張惟妙惟肖的窗花頓時映入眼簾,它們都是那么的漂亮,有的就像那小朋友的笑臉,有的就是寓意美好的大牛。
過年,從臘八就拉開了序幕。爺爺奶奶忙著置辦年貨,蒸了又大又白的饅頭和棗山,做了白白嫩嫩的豆腐。爺爺和爸爸還親自動手灌制了美味可口的臘腸,媽媽親手做的牛軋糖、奶棗。對我和弟弟來說,糖才是我們的最愛。為了接待鄰居們上門拜年,我和弟弟也會親自上陣,我們全家總動員把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會在門上貼一副春聯,祈求好運。
春聯不僅代表著大家對春的希望,更是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家家戶戶的春聯都有“春”字、“福”字,“春”寓意著一年之計在于春,“福”寓意著家庭幸福,他們都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爺爺還把“福”字倒著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爺爺每到過年總會掛一張康熙的天下第一福,寓意著福壽雙全,五福合一。
過年最熱鬧的就是大年三十了。三十晚上我和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飯,看春晚,大人拉著家長里短,我與弟弟吃著干果和糖果,心里美滋滋的。爸媽在基層黨委工作,平時工作特別忙,只有春節能有幾天陪伴我們的時間,所以我特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伴隨著空氣污染指數的增高,我們都自覺不再燃放煙花爆竹。但禁放煙花爆竹并不代表沒有年味,我們家中擺放著鮮花,日照的各條道路上懸掛著彩燈,走進其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這個城市的溫暖。
春節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春節留給我們共同的記憶是陪伴。雖然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遠在異鄉的游子就地過春節,但是他們與家人是心心相通的,通過微信短視頻仍能感受到來自遠方家人的惦念和祝福。
讓我們敲起新年的鐘聲,去迎接新一年的曙光吧!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3
【我的春節記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也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甚至連空氣中也彌漫著喜慶的氣息。春節還使思鄉的念頭變得更為強烈,把團圓的期盼變成現實,拉近了親友之間的情感距離。
除夕這一天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后,人們就開始守歲了最值得我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服,放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收到大人們的壓歲錢,也就是我們口頭說的紅包。
還有一項過年必不可少的節目,那就是放煙花了。做為男孩子,不太喜歡“啪”的一聲的煙花,而喜歡五顏六色的煙花。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放一個外形類似“火箭炮”的煙花。我雖然很喜歡放煙花,但是遇到這種煙火,還真得有些束手無策。我有些緊張,心想:“這種煙花放起來會不會有些危險?”我又想起媽媽的警告:放大的煙花更危險!這讓我有些害怕,但又想到自己是男子漢大丈夫,那還是冒個險吧。我點上了火柴,小心翼翼地靠近導火線,迅速點燃,然后快速拋開。“砰,砰,砰……”隨著一聲聲炮響,煙花也一個個飛向天空。噼里啪啦五彩斑斕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仿佛一個個有生命的精靈在自由翱翔。我看得異常入迷,十分開心。
我喜歡過年,它給我帶來快樂的記憶。希望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大吉,身體健康!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4
年味是藏在味蕾記憶里的歡愉
“紅蘿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過年。過年又好耍,瓢羹舀湯湯,筷子拈嘎嘎。”要問我年味是什么,我想年味應該是由這首家鄉童謠串起的美好記憶。
歲月匆匆,離開家鄉多年,我早已從“本地人”變成了“他鄉人”,但每到新年,總會想起這首童謠,想起過年時的一些趣事。我的家鄉在峨眉山,這里素有“天下秀”之美稱,不僅有好山好水,還有嘗不完的美味佳肴,家鄉年味便是要從吃開始說起的。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逐漸近了,家家戶戶開始準備臘味,對于小孩子來說,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烤香腸肉了。吃完晚飯,奶奶在一旁燒起火爐,父親把用香料腌好的豬肉端到堂屋,母親端出腸衣、漏斗,我把黑白電視調好,一家人圍著火爐,一邊看電視,一邊灌香腸。一塊塊豬肉從漏斗灌進腸衣,一圈圈灌好的香腸逐漸堆滿盆子。看著可口誘人的香腸,我趕緊央求母親拿幾片香腸肉解解饞。然后在抽屜里翻出毛線針,把肉片慢慢串上去,串夠四五片,就放在火爐上烤。肥瘦相間的肉片滴落許多油珠子,在炭火上發出噗呲噗呲的聲音,肉香撲鼻,恨不得馬上大快朵頤。小孩子嘴饞,吃了一串還要一串,大人不讓多吃,我只能啃著毛線針上沾著的碎肉,意猶未盡。
家鄉的臘味晾曬一段時間,就要開始熏制。西邊的陳嬢嬢、北邊的張大伯、南邊的袁叔叔拿著各自的臘味聚在誰家院壩的一角,搭一個架子,燒一堆柴火,把香腸臘肉掛上去,擺個小板凳圍坐一堆擺龍門陣。臘味在煙熏火燎下逐漸變成金黃兒色,香腸也由一開始的圓滾滾變得干煸緊實,臘肉肥瘦相間泛著油光。香腸、臘肉的香氣混著松柏枝燃燒的柴禾味鉆進圍坐一圈的人的鼻腔里,附在冬日的厚衣裳上。有好吃的大人,從家里拿來紅薯、土豆、洋芋,在火堆里面刨個坑放進去。我和小伙伴們眼巴巴地盼著吃上一口香噴噴的烤紅薯、烤土豆,時不時拿個火鉗去刨一刨,大人就在旁邊說上一聲:“急啥子嘛,還沒有烤熟嘞,熟了給你們一人一個。”我們又笑著跑開了。
過年最期盼的當然是新年重頭戲——年夜飯。母親是我們家的大廚,“十八般廚藝”樣樣精通,年夜飯少不了讓她大展身手,而我就是搗蛋小吃貨。母親總會炸一些酥肉、小魚,把五花肉切片,裹上面糊,放在油鍋里,呲呲呲……炸完酥肉就開始炸小魚,也是裹上面糊,放進油鍋,又是一陣呲呲呲……不一會兒,一筲箕酥脆的美味就做好了,趁熱吃幾塊,簡直是人間美味。還要切點香腸、臘肉煮在屜鍋里面,水開后放上被霜“打”過的蘿卜,煮好后,甜蜜蜜的蘿卜還帶著臘味呢。過年當然少不了“年年有余”,煮一鍋酸菜魚,魚肉切片碼好料,油鍋炒酸菜,自家腌的酸菜味道純正,加湯煮沸放魚肉,起鍋淋油放香蔥……年夜飯時,一桌子好吃的菜:臘肉香腸、酸菜魚、酥肉豌豆尖湯……真的是“瓢羹舀湯湯,筷子拈嘎嘎”,好吃得很!
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圍著火爐,嗑著瓜子花生,有說有笑地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了!放炮了!”隔壁的小伙伴呼朋喚友出門放煙花。“嗖嗖嗖”“砰砰砰”“啪啪啪”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我們一群小孩子在院壩里面追趕打鬧,大人跑出來讓我們“慢點跑”“小心炮打到人”,好不熱鬧。
熬年守歲到十二點多才睡覺,第二天起床卻精氣神十足,穿上新衣服,在廚房跑來跑去,看母親煮湯圓。雪白的糯米皮包裹上餡料,有香蔥肉餡,還有芝麻花生餡,還有裹著硬幣的“好運餡”,隨著沸水翻滾,在熱氣騰騰中開啟新的一年。
三十歲的我,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而母親每年都會給我備好香腸臘肉,嘗一口,還是家的味道,還是年的味道,只是還來不及咀嚼歲月的味道,小孩已長大,父母已變老,唯有感嘆歲月匆匆。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5
新年,即將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的心里,已經充滿了感動與自豪。當年夜的鐘聲又一次敲響,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嶄新的懷抱。
無數個祝福,在心海里涌起浪潮;真誠的問候,在歌聲中沖上云霄。
北方,晶瑩的冰花,掛在了樹梢;北風盡吹,梅花暗香,大地一片銀白,素裹妖嬈。南方,海還是那么深,水還是那么清,白云藍天,燕子飛得那么高。
我們就要放假了,一顆漂泊的心,一半惦記著工作學習,一半飛回故鄉的城堡,悠悠思念的心吆,就像天上的風箏,飄呀飄。
無論路途有多遙遠,也要排隊買車票;不管風雪有多大,我們也不會動搖。請點燃紅紅的鞭炮;快把團圓的餃子包好;小村頭,大路邊,有多少望眼欲穿;餐桌上,小院里,一壺老酒燒啊燒。
我們也是一只候鳥;早想飛回家鄉的一角。請把大江南北的喜訊,捎給故鄉的父老;快把世界各地的精彩,讓親人一起傾聽微笑。
過年真好!大人不用上班,不會天天操勞;過年真好!孩子不用上課,不會去上學校;過年真好!老人兒孫繞膝,家里喜慶喧鬧;過年真好!因為兒時一過年就有紅包;過年真好!因為孩子又長大一歲了;過年真好!最想見的人兒回來了;過年真好!見面可以問個好。
網上訂了車票,心里感覺奇妙,一張張親切的面孔,開始在腦海里跳躍;坐上熟悉的火車,慢慢向家鄉搖;路邊的樹木花草,都在向我把手招;聽著動聽的歌曲,和著家鄉的歌謠,愛和思念像火苗。
回家真好!那里有兒女的關心,父母的操勞;回家真好!那里有爺爺的掛念,奶奶的嘮叨;回家真好!母親的活總也干不完,我們是她的甜蜜和驕傲;回家真好!父親的皺紋又增加幾條,我們是他掌心里的寶;過年,是親戚穿梭不停的腳步;過年,是滿桌的美味佳肴;過年,是你我談笑風生,過年,是朋友握手和好。
回家真好!也請我們挽起胳膊,去幫父母分擔家務;回家真好!就讓我們拿出孝心,陪他們散步聊聊。
是啊,我知道,你知道,在過去的一年里,為了生活,我們背起行囊,奔波打拼,有過淚水,有過彷徨,有過憂郁,也有過煩惱。
那么,就讓所有的一切,像秋天的落葉隨風飄,然后再讓歲月把它掩埋掉。在來年里,祝愿我們大家好運傳捷報,財運逃不掉,幸運連連到,桃運開口笑。
其實,我也知道,你也知道,在過去的一年里,為了工作學習,我們打起精神,拼命奔跑,吃過苦,受過累,有過幸福,也有過歡笑。
那么,就讓所有的一切,像破土的種子,在來年里,繼續發芽生長,雨水勤澆灌,花開更鮮艷,葉子更翠綠,果實更香甜。
世上的路,千條萬條,可回家的路,誰也忘不掉;世上的人,千姿百態,但父母的愛和恩情,誰又能忘得了。
過年了!過年了!家鄉升起了炊煙,那是故鄉一年一度散發的請帖;過年了!過年了!村里亮起燈光,那是兒女捧一枚歸鄉的船票;過年了!過年了!聽一聲父母的呼喚,聲聲親切;過年了!過年了!情未老,心在跳;身未動,淚已飄。
過年真好!請祝愿我們的孩子,祖國未來的花朵,好好學習,勤于思考;過年真好!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就像早晨八點鐘的太陽,腳踩霞光萬道;過年真好!愿我們的父母,家庭幸福美滿,工作事業步步高;過年真好!保佑我們的家鄉父老,晚年如夕陽,身體健康自在逍遙。過年真好!更為我們的祖國祈禱,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前進的腳步,如江海的波濤。
希望我們在新年之夜,面帶微笑。當焰火漫天,鞭炮齊鳴,溫暖和幸福會將我們緊緊擁抱,我們一起傾聽和相互凝視,請感受鐘聲悠揚,讓心靈馳向遠方;請說出我們的愿望,讓花兒開放,陽光照耀。
也是在這一刻,我們終于走進了一個新的季節,并同時擁有了自己新的故事和美好。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6
【記憶里的中國年】
過年是中國人心中最為重要的事。不管路途有多遙遠,總是要回家過年。年,是中國人打不開的心結。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春節的準備工作總是繁忙的,但所有人都會說值得。除夕的時候就更忙了——貼窗花,貼春聯,放鞭炮,忙得不亦樂乎。
記憶中過年的時候,年夜飯總是不可或缺。在每個除夕夜,那一大桌子豐盛到無法控制住自己的飯菜,總是勾引著我的心。香煎大肘子、爆炒銀絲木耳……特別是蒸的蘿卜絲饅頭,那縷縷清香令我垂涎欲滴。不管是傳統的八大碗,還是各種怪誕的“黑暗料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傳達著節日的喜慶。
不管你有多留戀年夜飯的美食,吃完飯就應該看春節聯歡晚會了。神出鬼沒的魔術總能做到天衣無縫;令人捧腹的相聲、小品更是笑點迭出;沁人心脾的歌唱讓人恍若仙境;鏗鏘有力的武術讓人感受到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每每看完,都是深夜,但鞭炮之聲不絕于耳。使人感受到濃郁的新年氣息。
在春晚的倒計時聲中,新的一年無聲地來了。大年初一,總有一件事少不了,那就是拜年。對于小孩子來說,拜年可謂是最讓他們開心的事了,不僅可以玩,還可以收到許多紅包。收到了,就會揚起他們純真的笑臉,奶聲奶氣的說一句:“謝謝!”還沒收到,就會拋給你一個眼神,仿佛在說:“怎么還不給紅包呢?”那樣子一出,你就會笑一陣,然后把紅包給他的。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總是在這歡笑聲中的,節日的歡喜,團圓的高興,對晚輩事業有成的欣慰,都在這節日中交織在一起,譜寫出一支名為“美滿”的樂章。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7
“過年啦,過年啦!”大家都快樂的忙碌著,家家戶戶不是掛上了紅燈籠,就是貼上了紅艷艷的吉祥春聯,一派喜氣洋洋。連天公也轉悲為喜,露出燦爛的笑容。
大年三十,爸爸媽媽忙碌著準備菜肴——雞鴨魚肉樣樣齊全,還有各種蔬菜。快看,我家的烹飪大師——“向大廚”(爸爸)來了。只見他右手拿著炒鍋,左手拿著勺子,走進了廚房。先炒蒜末,然后放入木耳,最后把銀耳放進去抄。頓時,廚房里傳出噼噼啪啪的爆炒聲,同時也飄散出了陣陣清香。爸爸把各種各樣的肉 變著花樣做出各種各樣的菜。傍晚,我們開始吃年夜飯 ,大家圍坐在桌子前,斟上滿滿的一杯酒,互相祝福。桌上的菜可豐盛啦,滿桌的美味佳肴,熱氣騰騰。瞧! 有香味撲鼻的紅燒雞,有圓滾滾的魚丸子、肉丸子,應有盡有。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我們家的“大廚師”爸爸烹調的“醋溜墨魚”。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 魚片,炒熟了,澆上香氣撲鼻的醋溜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讓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倒了滿滿的一杯鮮橙汁。我站起來,高高地舉起杯子:“祝外公外婆健康長壽!牛年平安!再祝爸爸媽媽牛年大吉大利!掙更多的錢!給我買更多的……”我話還說完,長輩們都笑翻了天。
我們拭目以待的春節聯歡晚會又開始了。那優雅的舞姿,那嘹亮的歌聲,還有那逗人的小品……著實把我們吸引住了。電視機里的演員載歌載舞,電視機前的我們為他們鼓掌叫好,一直繼續到深夜才停止。
就在零點的鐘聲敲響的前一刻,數不清的禮花在夜空中綻放,五彩繽紛的禮花把古丈山城變成了一個“不夜城”,天空如同白晝般亮麗。禮花像一朵朵五彩斑斕的鮮花,把天空裝扮得絢爛多姿。四面八方轟然炸響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就像春雷撼動整個大地。春天離我們不遠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聲吵醒了。呀,該起床了,我趕緊穿上媽媽買的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外公外婆拜年,祝外公外婆過年好,身體健康,外公外婆高興極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同時也祝愿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啊,過年真快樂!
過年的有關作文篇8
新一年即將到來,再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又收獲了什么?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目標?問自己幾個問題,來迎接美好的又一年吧!
當然,在迎新年的時候,我們還要度過快樂的春節,為整整一年勞累的學習做一個消遣。讓我們來_區的人們都在做什么吧!
江蘇
按江蘇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面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余”。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取火、汲水,告誡不能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河南
一般進入臘月之后,人們便開始陸續地置辦年貨了。臘月初八熬臘八粥;臘月二十八貼春聯;臘月三十晚上餃子包好后就開始放炮,晚上全家人坐一起守歲;然后零點的鐘敲響后齊放炮,聽著震耳欲聾,此起彼伏的炮聲,這時候的年味應該是最足的。
大年初一親朋好友互相拜年;初二走娘家(女方的父母都在的);初三走娘家(女方的父母有一個過世了或兩個都過世了),去的時候要帶上些燒紙;初五要放炮,俗稱“破五”,也就是這天過后,日子還像平常一樣過,過年這幾天不能做的,比如針線活等等,以后可以照常做。
西藏
從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過年,首先是將培育好的青苗供在佛前的雙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戶便開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接近年關歲尾時,每家必備的五谷斗上便盛滿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參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是為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兩旺、喜獲豐收。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們打掃灶房,在正中的墻上用干面粉繪“八吉祥徽”。
時至除夕晚上,就開始正式過年。初一這天一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靈,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說一些吉祥的祝詞,接下來開始喝頭天做好的熱青稞酒,吃酥油煮的人參果。
看了這么多地方過春節的習俗,是不是了解到許多知識呢?看來我們中國文化習俗真是豐富多彩呀!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你有什么新的夢想嗎?我的夢想是能為保護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出一份力。我們祖國傳統習俗數不勝數,可因大量外國文化的引進,我們的許多傳統都受到侵占,我們該怎樣做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它們,懷有一顆民族心,其次,我們再對更多不了解它們的人進行講解,當然我們也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倡大家一起進行傳統的儀式。不過,我們并不必拒絕外來文化,但一定要記住,中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有責任保護她!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