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樂趣的作文3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著教學效果。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學習樂趣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學習樂趣的作文一:
我的愛好有畫畫跳繩看書……其中我喜歡看書,我家里有很多書,書柜里,書桌上,茶幾上,幾乎都能看到書的蹤影。
我看書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我坐在床上,邊喝牛奶邊看書,一不留神,牛牛奶潑了出來,弄得滿床都是,挨了媽媽的一頓臭罵,。還有一次,媽媽規(guī)定我九點鐘準時睡覺,可偏偏那天作業(yè)多,我一直到九點鐘才上床,但我還是問媽媽:“可以看書嗎?”媽媽說:“不行太晚了。”我和媽媽磨了半天,媽媽才說:“好吧,只準看十分鐘。”可我卻硬是耍賴,看了半個小時。
在所有看過的書中,我最喜愛的是《海蒂》和《小公主》這兩本書,我已經(jīng)反復讀了很多遍,可以倒背如流了。
看書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還從中得到了快樂,我愛看書!
學習樂趣的作文二:
尤其是在今時今日社會化協(xié)作越來越成熟的時期,每個人所作出的工作都能比以往任何時代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如何能盡我所能的利用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就成了現(xiàn)代社會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快樂工作》這本書就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快樂”的工作。
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工作中不失去熱情,你會生活的更快樂。”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曾有人做過這樣的統(tǒng)計,在人的一生中平均工作時間是9.1小時/天,占了三分之一還多;如果你在工作中毫無熱情,得過且過,那除去睡覺休息的時間,我們生活中的大半時間都將變得索然無味。因此,快樂的工作不僅僅是關系到工作質量的問題,還與我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么說: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有很多人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和熱情,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被動地完成工作,在枯燥重復的感覺中消磨時間。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書中一一給我們作了分析。
1.正確的選擇,是快樂工作的源泉!
首先是定位,寸有所短,尺有所長,一個人應該清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且以之作為主要條件來選擇你的工作,而隨波逐流或盲目跟風所選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培養(yǎng)興趣,又怎能有快樂呢?“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享受自己在奮斗過程中的幸福和快樂,就要選擇正確的道路。”
2.高效的效率,是快樂工作的關鍵!
其次,高效的工作也是重要的因素。試想,拖延的工作作風會給我們帶來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體會,當時間、精力在拖延中一點點的被磨掉,當沒做完的工作越來越多,而限定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那種被山壓迫一般的沉重感不是誰都可以談笑應對的。因此有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慢慢變得煩躁不安,心情惡劣,就是因為一個不好的習慣——拖延。要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就要減少“不快樂”的事,“珍惜時間,管理時間,學習科學管理時間的方法和技巧,減少低效率重復勞動”就是我們的工作良藥了。
3.融洽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是快樂工作的助推器!
再次,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有效的學習能力也很重要,前者早有古訓“三人行,必有吾師”,也有俗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而后者則決定了事業(yè)發(fā)展的前景和深度,如果把工作當作人生中長途旅行的話,學習能力就是這個漫長征程中的一個個加油驛站。
4.合理的工作、休息時間,是快樂工作的必要保障!
最后一點就是協(xié)調好生活與工作之間的關系了,工作帶動生活質量,生活質量又反過來影響工作狀態(tài),兩者之間的平衡十分重要。我們既不能一味的瘋狂工作,做個加班狂人,又不能好吃懶做,縱情享樂。過尤不及,瘋狂工作只是在透支自己的精力,很容易造成身體變差——加倍工作的惡性循環(huán);而好吃懶做則是種消極的生活狀態(tài),是任何一個投入生活的人所不恥的。
綜上所述,如何快樂的工作,可以概括為:了解自己,確立方向,高效工作,和諧人際,協(xié)調生活。讀者朋友們,如果你還在為工作而煩惱,就試著改變一下自己吧。即使不能做到如魚得水,也應該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庖丁學習。
學習樂趣的作文三:
我的課余生活有很多,比如:寫博文、聽音樂、幫媽媽做家務……,但我最喜歡在課余時間看書。
我借書的習慣是從一年級養(yǎng)起的:一年級時,我交了六元錢辦了個借書卡。當時拿到借書卡,我想:“老師說過這個借書卡可以借兩本書的,那我中午去借兩本書吧!”到了中午,我拿著借書卡蹦蹦跳跳地往三樓借書室走去。到了借書室,我走進去一看,兩三個人在排著隊,于是我也去排隊。一、二分鐘過去了,到我進去借書了,我走進去,在書的摩天大廈里仔細地尋找著自己滿意的書。大約過了一會兒,我終于找著了一本書:《水滸傳》,這時,在外面早就等不及的人喊道:“快點,快上課了。”我聽了,信以為真,隨手拿了旁邊的的一本書,急急忙忙地走向登記借書的老師那兒,把書遞給老師,老師卻拿走了我的借書卡,用一個貌似掃把的東東“嘀”地一聲掃了一下我的借書卡,接著再“嘀”了一下我的兩本書:“可以走了!”老師一邊收拾那些還回來的書,一邊對我說。我知道可以走了后,抬起腳就往教室里跑。
一到星期五,我就拼命的寫作業(yè),第二天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文。抄完作文的正文就開始一直纏著媽媽帶我去書城,如果媽媽不同意,我就一直纏著媽媽到她同意為止。現(xiàn)在長大了,不用媽媽帶我去,我也可以自己去書城了。
因為我愛看書,同學們“贈”給我了一個非常“博士”的外號——“書呆子” 我每天早上來學校都很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來的時候還很早,于是我就拿起沒看完的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同學來了都沒看到。
四年以來,每天中午去借書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習慣,偶爾借書室里的電腦不行了,我就到處找人借書;借不著也沒關系,我就回家寫完作業(yè),打開電腦搜索一些好看的故事。
每次人家問起我為什么那么愛看書,我就“一本正經(jīng)”的說:“因為看書能帶給我快樂,我覺得我看書時就好像我也到了書的情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