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理論學習的重要性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只有不斷學習、系統思考,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改革和發展的要求。有了理論上的堅定,才有政治上的堅定。無論對黨還是對黨的干部來說,理論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掌握了正確的理論,才能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充分認識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緊迫感,要認識到學習不僅是形勢與任務的需要,也是職責所系、工作所需,更是對每一位同志是否敬業、是否稱職的一個實際檢驗。有了正確的理論作指導,才能少走彎路,避免行動的盲目性。
重視理論學習的重要性
重視理論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加強理論學習,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
一、明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提高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自覺性。
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就是要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目前,群眾最關心的是政府誠信、干部作風、依法行政、增加收入、擴大就業、看病貴、上學難、社會保障、幫貧扶困等方面問題,作為一名基層政府主要領導,一是堅定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站在黨和國家利益的立場上,自覺發揮職能作用。隨著經濟轉型,鄉鎮發展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要帶領黨員干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搶抓機遇,克服困難,艱苦奮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擴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促進地區經濟大發展,增加群眾收入;要依靠群眾、為了群眾,以群眾滿意不滿意檢驗自己的一切工作,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發揮自己的職能。二是正確認識和解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會更多,必須加強學習,自覺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自己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比如:如何科學地說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和優越性;如何正確認識黨的權力、國家權力和人民權力的關系;如何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等問題。三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只有到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在工作中,要重視理論和實踐結合,在堅持學習的基礎上,使理論知識不斷轉化為自己完成各項工作的動力和源泉,推動各項工作不斷上臺階。四是自覺在建立依法行政、高效務實、親民誠信、清正廉潔的基層政府中當先鋒。經常向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匯報思想、匯報工作,自覺接受黨內外監督,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并要教育身邊工作人員不斷轉變觀念,熱情服務,依法行政,大公無私,永做人民公仆。
二、明確了科學發展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了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自覺性。
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更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通過學習,真正理解了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的重要內涵。
一是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諧社會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時代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今后工作中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進程。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堅持發展、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發展其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加群眾收入。構建和諧社會的從根本上說決定于經濟發展的總體進程,工作中決不能消極畏縮、原地踏步,更不能變相等、靠、要,而是為地區發展創造條件與環境,實現地區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是著力解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中存在的社會不和諧問題。
所謂社會不和諧問題,就是導致關系對立、不團結、人心不順、發展不協調,導致社會、組織、思想等方面混亂無序的問題。作為基層黨委領導,首先就是要帶領群眾致富,增加收入,這是解決和諧的基礎。從棲山鎮的具體情況來看,隨著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鄉鎮政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經濟總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總的看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濟發展內動力弱等問題依然存在,農村及農民問題將尤為突出,尤其在信訪維穩方面,受難上不難下的思想影響,鄉鎮維穩壓力相當重。其次,要做群眾歡迎的事,時刻以群眾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地方穩定是發展的前提,要及時發現農村各種矛盾隱患,力爭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及時處理各種矛盾,做到依法辦事、有情操作,創造一個安定、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和諧棲山的發展進程。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內涵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告訴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工作中要自覺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加快棲山社會事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建設與科教文衛、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共同發展,進一步提高黨和政府管理社會的效能,實現社會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為加快和諧棲山的建設步伐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明確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重要性,提高了在構建和諧社會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
一是自覺打牢做好群眾工作的思想基礎。通過學習使我真正掌握了黨的群眾路線,掌握了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性,今后在工作中要自覺克服官本位、特權思想、輕視群眾、驕傲自滿等錯誤思想意識,使群眾路線在自己的思想深處扎下根來,真正成為自己思想、觀點、感情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宗旨意識,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為人民服務。
二是自覺服務群眾。
工作中要積極主動地關心群眾、愛護群眾,想方設法地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問題,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自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時刻都要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增強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對政府的支持信任。
三是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
要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重點,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以正確的態度和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為他們排憂解難,特別關心困難群體,將困難群眾時刻記在心中,列入議事日程,真情對待群眾,用心貼近群眾,把困難群眾的疾苦當作自己的疾苦,為他們辦實事好事,幫貧解困。
四是正確處理群眾上訪的問題。
群眾上訪往往是不安定因素的“導火索”,要及時做好疏導和化解工作,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就要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轉變作風,變上訪為下訪,在“勤、快、實”上多下功夫。“勤”,就是要多下基層,經常深入群眾。“快”,就是要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防止問題復雜化、矛盾激化。“實”,就是要求真務實,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事。只有切實把關心群眾的工作做好、做細、做深,實事辦好了,難事解決了,好事做多了,矛盾自然減少,上訪問題也就會自然得到解決。
五是多和群眾溝通交流。人民是好人民,群眾是好群眾,關鍵看一個政府、一名黨員干部對待群眾的態度問題。在工作中,要結合中心組學習群眾工作知識,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聯系群眾,要能真正沉到基層、撲下身子,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其次,要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結交一些思想敏銳、敢于講真話的朋友,了解群眾的真實心聲。要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優勢,增強自己對群眾思想情緒變化的敏感性和反映群眾思想情緒的主動性、責任心。
六是自覺當好反腐倡廉的“排頭兵”。群眾對政府和黨員干部腐敗問題歷來都是深惡痛絕,要真正樹立基層政府和黨員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必須旗幟鮮明地和腐敗行為作堅決的斗爭,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自己必須當好“排頭兵”。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改造自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靜得下心、經得住誘惑,帶好頭。其次,要保持廉潔自律的行為規范。廉潔奉公、嚴格自律、兩袖清風,清正廉潔、警鐘常鳴,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恪守黨的宗旨,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到慎獨、慎微、慎權、慎欲,嚴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頭、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腳,堅貞不渝地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帶領全鎮干部群眾為構建和諧棲山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