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小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培訓機構怎么回事
其中提到,上市公司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由外資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中小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校外培訓機構。
禁止中小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培訓機構規定內容
《管理辦法》對校外培訓機構財務活動提出了全面規范要求。
一是資金籌集方面,明確了舉辦者的出資義務和不得抽逃出資的要求,同時禁止上市公司、外商投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禁止中小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培訓機構。
二是資金營運方面,對校外培訓機構收入歸口、預收費監管、合同簽訂和退費做出規定,強調其融資及培訓服務費收入應主要用于培訓業務,要建立大額資金支付決策制度,明確大額資金支出的程序、方式、規則。
三是資產和負債管理方面,強調要維護資產安全與完整,禁止非營利性培訓機構對外提供擔保,明確培訓機構申請貸款的使用方向,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制。
四是收益分配方面,明確了培訓機構凈資產(利潤)的使用與分配方式,強調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舉辦者不得分紅或取得其他投資收益。
五是財務清算方面,規定了培訓機構的清算情形、清算主體、剩余財產清償順序和支配,要求首先清償應退學生培訓費。
輔導機構如何選擇
1、對于大機構和小機構的選擇
如果你對當地的小機構不太了解,請選擇當地的大機構,因為大機構可以確保培訓質量的下限。如果你對小機構很了解,可以優先小機構,因為小機構里面的頭牌老師,可以給你帶來巨大驚喜!因為小機構的頭牌老師,就是這個機構的頂梁柱,也是中流砥柱!
2、對培訓大班、中小班或是一對一的選擇
從教學效果來看,一對一最好,中小班其次,大班最差。但是,效果和價格成正比,一對一也是最貴的,中小班居中,大班最便宜。因此,報班的時候,建議結合自身經濟條件和要強化的知識版塊,綜合考慮。因為對學生而言,一對一教學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對老師而言,一對一效率是最低的。特別優秀的老師不缺學生,可以有更多選擇,因此,相比一對一,都會更愿意帶中小班或者大班!
3、對培訓是線上培訓還是線下培訓的選擇
寨主建議:線上培訓的優點是方便,可以節省路途往返時間,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缺點是現場感弱,缺乏肢體語言的互動。線下培訓的優點是現場感強,體驗更好,有肢體語言交流,更親切,有更好的學習氛圍。當然,這種選擇還要考慮學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學生對該科目的邏輯思維能力。自控能力不夠強,請選擇線下培訓,反之,可以考慮線上培訓!邏輯思維強的科目,請選擇線下培訓,反之,可以考慮線上培訓!
4、對培訓補長還是補短的選擇
優先補長,酌情補短。
孩子上輔導機構有用嗎
在中小學階段是否有必要讓小孩去上輔導班必須考慮到以下三方面的情況:
1、小孩自身的意愿
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得看孩子自身是否有這方面的意愿?意愿強烈不強烈?假如小孩一點也不想去,父母硬逼迫著去,那只不過是耗費金錢,耗費感情,徒勞無功!我就曾聽聞過一件趣事:一個孩子在父母的意愿下去補習班上課,可是小孩沒辦法,就對輔導班老師說:“你自己隨便講吧,就當給小雞講的。”說著還真從懷里掏了一只小雞放到了桌了。這類的效果由此可見!
2、小孩自身的知識儲備,后續發展潛能
假如父母確信通過補習能提高小孩的成績,可以參加;如果不行,就沒必要了(這個可以咨詢小孩在學校的任課老師的意見)。我曾經見過許多這類的例子,有的父母不聽學校老師的勸告,非要送孩子去培訓機構,還嫌當地不行,有送至省會城市的,有送至北京的,有送至上海的。最終錢沒少花,結果小孩壓根不是那塊料,高考時才考了100多分,還不夠專科最低分數線。
3、家中的經濟狀況
把小孩送至培訓機構補習將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因此父母們要三思,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