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5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語文中考試題是一種根據題目要求,運用相應的句式來表達特定內容的開放性題型。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泰州市2015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泰州市2015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一、積累與運用(共30分)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jiū ge,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cuò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fán 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名著薦讀”之《平凡的世界》(路遙)
【答案】糾葛 挫 繁
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泰州晚報》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報“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B.我市推動醫藥產業鏈前延后伸,全力建設醫、藥、養、游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聚示范區。
C.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D.由泰州團扶持投拍的微電影《人戲》,成功入圍2015年第68屆戛納電影節“短片角”。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根據標點符號各自的作用,判斷標點符號的正誤,尤其注意易錯易混的標點符號。A句“解答如何申報‘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不是疑問句,而是陳述句,應用句號。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五一假期,我們徜徉在鳳城河風景區,領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讀書節”活動中,語文名師就如何有效閱讀的話題說長道短,同學們深感受益匪淺。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顏泰州》,言簡意賅地介紹了泰州的眾多美食。
D.泰州老行當展館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饒有興味地觀賞著那些承載著兒時記憶的物品。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辨析成語使用的正誤,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B句中的“說長道短”指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就如何有效閱讀的話題”不能用“說長道短”來形容。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4.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8分。①~④每題1分,第⑤題4分)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② ,蠟炬成灰淚始干。
③行遠必自爾,
④越明年, , 百廢具興。
⑤古代詩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懷。范仲淹在《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 ”詞句中,借寫守邊將士飲酒來表現他們因遠離家鄉和功業未立而生發的惆悵之情;陸游在《游山西村》“ , ”詩句中,借寫農人備酒待客來展現農村豐收的歡悅氣象,贊美淳樸的民風與人情。
【答案】(1)三軍過后盡開顏 (2)春蠶到死絲方盡 (3)登高必自卑 (4)政通人和 (5)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解析】
試題分析:前四題直接根據所學所記判斷即可。第五題,根據作品內容的提示判斷句子,是兩連句的,不要把句子寫錯位。注意易錯字的寫法:顏、蠶、卑、濁、燕、勒、臘、渾、豚,要根據句子的語境判斷漢字,是形聲字,根據形旁聲旁來判斷正確的寫法。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5.名著閱讀。(6分)
(1)《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和 一起目睹了“墳場慘案”,其案情的真相是 。(3分)。
(2)下列關于文學名著內容及常識的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一孫行者一弼馬溫一齊天大圣一孫悟空一斗戰勝佛。其中“齊天大圣”是自封的。
B.《格列佛游記》中,“我”在“語言學校”參觀時,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計劃取消本國語言中的所有詞匯,但遭到了很多碩學聰明人的反對。
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在描寫修筑輕便鐵路的過程中,寫到了土匪襲擊工地、建設者開展勞動競賽等內容。
D.“現在看看《陶庵夢憶》,覺得那時的賽會,真是豪奢極了……他記扮《水滸傳》中人物云:‘……于是分頭四出……尋青面,尋歪頭,尋赤須……”’這段文字出自魯迅散文《五猖會》,引文中的“赤須”是梁山好漢楊志。
【答案】(1)哈克伯利 來盜墓的印第安人喬殺了一個醫生,把刀放在同伙波特手里,波特醉酒醒來,卻錯以為是自己殺了醫生。(2)本題各選項中均有錯誤。A、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孫行者——斗戰勝佛。“孫悟空”是《西游記》第一回中菩提祖師取的,“行者”是第十四回唐僧取的。B、遭到了婦女、俗人和文盲的反對。C、沒有寫到“建設者開展勞動競賽”。D、“赤須”是赤須龍費保。“青面”是青面獸楊志,《水滸傳》中對楊志的外貌描寫是“那漢子頭戴一頂遮陽氈帽,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龐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題中“青面”、“赤須”并列,可見不可能是同一人“楊志”。
【解析】
試題分析:(1)考查內容出自《湯姆·索亞歷險記》第九章(墳地慘案,波特受過)大概內容是:一天晚上10點多,湯姆和哈克伯利一起去一塊墳地想聽一聽死人的說話聲,卻親眼目睹了一個兇殺案,來盜墓的印第安人喬祖殺了一個醫生,把刀放在同伙波特手里,波特醉酒醒來,卻錯以為是自己殺了醫生。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6.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8分)
2014年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這一天,學校開展了“情暖盲道”專題實踐活動,你也參與其中。
(1)【“展板”再現】請你把“展板二”上漫畫的諷刺意思向新華中學的學生代表曉華做一個解說。(2分)
(2)【宣傳倡議】參觀結束后,曉華隨即代表自己的學校草擬了一份倡議書,請你幫他完善。
①結合“展板三”上的漫畫寓意,補全倡議書中的第二項條款。(2分)
②根據倡議書格式要求,按序補全缺漏的兩個項目的具體內容。(2分)
A、 B、
③在“展板四”圖片中,兩句標語的結構形式不一致,根據“關心他人奉獻愛心”一句的結構特點,“行人請勿占用盲道”可修改為: 。(2分)
【答案】(1)曉華:你看這幅畫中:個別攤販缺乏對盲道知識的了解,隨便在盲道上設攤,甚至還對過盲道的人大聲訓斥。對這種“盲”對盲現象,需要好好治理!(2)①盡量少曲折,以方便盲人出行。(大意對即可)②新華中學 2014年10月15日 (3)示例:吁請行人勿占盲道(結構一致、意思正確即可)
二、閱讀理解(共60分)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第7題。(6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月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望夫石①
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為石,不回頭”與劉禹錫詩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劉禹錫詩中“望”字出現了三次,請賞析其妙處。(3分)
(3)下面關于這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句“望夫處,江悠悠”,采用了以動景襯靜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綿綿不絕。
B.“行人歸來石應語”中的“行人”,是指經過望夫石的過路人。
C.“終日望夫夫不歸”一句中,“夫”字的疊用達到了意轉聲連、音韻悠揚的表達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變的忠貞之情,兩首詩都是沿著這一傳統指向進行立意的。
【答案】(1)只似當時初望時(2)全詩緊扣題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見,詩意也推進了三層。一、二句從“望夫石”的傳說入題,是第一層,“終日”即從早到晚,又含日復一日時間久遠之意。可見“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來已是幾千載”比“終日望夫”意思更進一層。望夫石守候山頭,風雨不動,幾千年如一日。──這大大突出了那苦戀的執著。“望夫”的題意至此似已淋漓盡致。殊不知在寫“幾千載”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現“初望”二字。這出乎意外,又盡情入妙。因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寫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現了相思之情的真摯、深切和久遠。這里“望”字第三次出現,把詩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層次上有遞進關系,但通過“已是”與“只似”虛詞的呼應,又有一氣呵成之感。(3)B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詩歌內容了解“化為石,不回頭”的意思,在劉禹錫詩中找同與之內容相似的句子即“只似當時初望時”表達出盼夫歸來的始終如一的神態,這與“不回頭”意思相近。(2)閱讀詩歌,了解內容,根據不同的詩句內容從表現人物內心不同的情感方面分析“望”的三層不同含義。(3)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與詩中有關內容一一比較,判斷正誤。B錯,“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