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大全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綠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苔蘚可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2、藻類植物的特征是無根莖葉;苔蘚植物的特征是有莖葉,但無真正的根;蕨類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莖葉的分化,但無花、果實和種子。它們都進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4、種子萌發的條件自身條件:發育成熟而完整有活力的胚,足夠供胚發育的營養儲備。外部條件:適量水分、適宜溫度、充足空氣。
2生物圈中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環節動物(蚯蚓、水蛭、沙蠶):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大雨過后,過多的雨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
3、節肢動物: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觸角都分節。節肢動物中的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4、昆蟲的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如蠶、蜜蜂、蝴蝶、蛾、蚊子、蒼蠅;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如蝗蟲、蟋蟀、螳螂、蜻蜓、蟬、螻蛄等。
3生物圈中的人
1、食物中營養成分有水、無機鹽、維生素、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六大類。其中水、無機鹽、維生素是小分子,可直接被吸收。糖類要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要消化成氨基酸,脂肪要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脂肪;人體內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
2、維生素A的缺乏癥是夜盲癥,補肝臟、胡蘿卜;維生素B1的缺乏癥是腳氣病,補粗糧;維生素C的缺乏癥是壞血病,,補水果蔬菜;維生素D的缺乏癥是佝僂病和骨軟化癥。缺鐵:貧血
如何快速背誦初中生物知識點
綱要記憶法
初中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
聯想記憶法
根據初中生物學科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血漿的成分,可以和廚房里的食品聯系起來,記住水、蛋、糖、鹽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質,糖指葡萄糖,鹽代表無機鹽)。
中考生物復習計劃
一.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
在中考復習中,生物還是要回歸教材,回歸到基礎知識上來。一般老師在組織第一輪復習的過程中,都會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之后隨著習題的增多和復習內容綜合性的加強,對于被動建構的知識網絡、每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等,一些同學可能會重新模糊起來,這時再次梳理知識就非常必要。要盡可能清晰地知道各塊內容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
二.重做錯題
將之前做過的練習題找出來,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范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地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中考中重現。
三.選做往年中考題
做一些近幾年的中考題,以便進一步明確中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復習鞏固。模擬考試對學生的復習效果是一次很好的檢查,它不僅評估考生的成績,更可以幫助考生檢查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所以一定要仔細分析考試中失分的原因。
四.調整狀態
建議大家在復習時要看、練結合。這樣除了可以保證中考復習所需要的訓練量,還可以調節自己的生物鐘,保證中考時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看糾錯本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僅是用眼去看,必須隨時記錄一些感想、體會,思考自己當初出現問題的原因,必要的時候還要回歸課本,澄清一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