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經(jīng)驗交流材料
生物中考備考會經(jīng)驗交流材料
1、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傳統(tǒng)復習課中存在的低效重復的現(xiàn)象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復習課缺乏針對性,不了解學生的薄弱點和思維的誤區(qū),造成盲目重復。另一方面復習課知識缺乏新鮮感,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影響聽課效果。改變這一現(xiàn)象的具體做法是:確立學生在復習課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不要只是老師講,學生聽,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復習時可由學生來回憶該部分知識主要內容,學生之間互相補充,對學生疏忽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可通過問題點撥學生思考,喚起學生的記憶。在這過程中教師把這部分重要知識的板書出來,加深學生印象,把學生疑難的問題也板書出來,啟發(fā)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復習課中教師還要注意應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實驗等,通過這些直觀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去,加強學習效果,也可緩解學生因單一的感官刺激引起的神經(jīng)疲勞。
2、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
初中生物學記憶的內容較多,知識點多而零散,學生在復習時常常產(chǎn)生記憶困難,此外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造成記憶困難。由于對知識記憶不清也影響了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復習課除了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外,還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一些對知識進行整理和記憶的方法。通過應用歸納、對比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整理、歸類,通過繪制概念圖等方式進一步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這些學習方法的應用,避免了機械的死記硬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一些順口溜和聯(lián)想的方法也可幫助學生記住一些事實性知識。通過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嘗試自己整理知識,形成各自有個性的知識網(wǎng)絡,通過教師不斷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信心,使學生在復習中真正發(fā)揮其主人翁精神,增強復習效果。
二、重視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是師生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jù)和主要載體,因此,教材必然成為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jù)。所以復習備考必須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核心知識的落實。
近年來生物中考命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知識與能力并重,然而能力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就談不上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在復習教材知識時,不能貪求把書上的所有知識做到點滴不漏,也不能平均用力,要注意抓重點、抓主干,要對教材進行提煉加工,將那些最重要的概念、規(guī)律、原理整理出來進行強化,做到熟記、透徹理解并能應用。
2、注重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重視知識的梳理,將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網(wǎng)絡。
從生物學研究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微小的細胞,還是復雜的生命個體,乃至龐大的生物圈,都是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所以要學好生物學,必須善于尋找規(guī)律,善于發(fā)現(xiàn)教材各知識點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有的老師和學生習慣于把一些知識分割得很細,忽視歸納與整合,時間費了不少,效果卻不好。如何整合知識,將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網(wǎng)絡呢?以復習遺傳和變異為例,可以把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人的性別決定——遺傳變異——遺傳變異在農(nóng)業(yè)產(chǎn)上的應用為主線的知識體系等內容聯(lián)系起來,將知識整合以形成知識網(wǎng)絡。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學習遺傳和變異的基礎,通過本節(jié)學生能知道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引出生物個體性狀與基因的關系,親代的性狀為什么在子代中能夠出現(xiàn)?實際上是親代基因傳遞給子代的過程;其中親代基因如何傳給子代是學生認識遺傳的核心。控制相對性狀的成對基因的關系,也就是《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這節(jié)內容是前兩節(jié)內容的綜合,是本章的難點。運用以上知識解決學生關注的人的性別遺傳的問題,是遺傳知識的擴散。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引出遺傳變異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遺傳和變異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遺傳強調的是基因穩(wěn)定遺傳的一面,變異強調的是基因發(fā)生改變和基因重新組合,引起的親子代間性狀的差異。本節(jié)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環(huán)境的影響,使學生對性狀與基因的關系和遺傳與變異的關系問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通過建構知識網(wǎng)絡的復習,提高復習效果。
3、重視教材中的探究活動、實驗與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實驗、資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新課程特別強調探究性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新近的中考命題中也越來越呈現(xiàn)出重視對學生能力考查的傾向。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探究活動案例和各種技能訓練內容。雖然在緊張的復習過程中不可能將教材中所列的所有探究活動和實驗都做一遍,但教師可根據(jù)考綱要求,精選部分探究和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將有關探究的方法和實驗過程、相關結論回顧一遍,還是必要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材中的許多探究,都涉及到設計對照實驗,控制實驗變量,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教師一定要下功夫多指導。
4、重視教材中重要插圖的識記和理解。
圖表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因而在進行復習時,應重視對圖表的復習,重視培養(yǎng)學生看圖分析的能力。強調學生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充分結合,把冗長的文字敘述用圖表的形式表達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關注與社會問題相關的生物知識,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的質量,而生物知識與社會問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如克隆、試管嬰兒、轉基因、基因工程等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實際密切的知識以及與現(xiàn)代生物學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都在考察的前列,將知識遷移到生產(chǎn)生活中去,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有根據(jù)的分析問題,開拓創(chuàng)新,對提高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命題思想。
6、注重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書本知識解釋或解決生產(chǎn)、生活或社會實際(包括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
縱觀近年來生物中考試題,越來越多地涉及環(huán)境保護、人的健康、一些生物學原理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及生物科學領域取得的一些新進展等方面,尤其是考試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有關社會熱點的問題,這類問題的顯著特點是“起點高,落點低”,換句話說,“題在書外,理在書”,解答的基礎仍是熟練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力。而我們的學生缺少生活經(jīng)驗,對生活常識知道的少,導致丟分現(xiàn)象。比如今年日本的核輻射,對遺傳和變異的影響,就有可能成為熱點題型。只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照本宣科,使學生克服死記硬背的毛病,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多聯(lián)系實際,養(yǎng)成活學活用的習慣,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三、精選習題,強化訓練,突出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提高中考成績,習題訓練是很重要的,復習時要做到講練結合,避免只講不練或只練不講的做法,尤其是后期復習,要做到精講精練。認真研究考試重點和熱點以及學生的薄弱點進行強化訓練,可通過經(jīng)常考試檢查學生的薄弱點,進行及時的補缺補漏。表達能力、實驗探究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都是學生的薄弱點,教師應收集此類題目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指導解題方法,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解這類型題目的信心,避免因畏難情緒產(chǎn)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四、注重解題技巧,提高得分率。
在很多情況下,一些學生在考試中的丟分,不是因為完全不會,而是因為馬虎或缺乏解題技巧。在平時的訓練和測驗中,教師就應強調學生養(yǎng)成冷靜答題的習慣,并教給學生一定的解題技巧,如答題前要仔細審題,注意捕捉題干中的重要信息,特別是一些關鍵的字詞,要做到咬文嚼字,要學會避陷阱,排除題干中的無關信息的干擾,準確完整地領會出題者的意圖,然后聯(lián)系課本知識及教師平時的講解,認真作答。
提高初中生物課的復習效率的策略,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所謂復習有法,沒有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對初中生物總復習策略的膚淺認識,不足之處還望得到同行指教。
中考語文復習研討會經(jīng)驗交流材料
今天有機會與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語文中考復習經(jīng)驗,探討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們學校在中考語文復習備考中的一些做法。
一、研究試題,制定計劃。
我們認真解讀《語文課程標準》,深入研究近幾年來的河南省中考語文試題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計劃語文復習分為三輪進行:2月20日至4月10日是第一輪復習,目標是緊扣課本、梳理知識、夯實基礎。4月11日至5月31日是第二輪復習,目標是專題分講、精講精練、提升能力。6月1日至20日是第三輪復習,目標是綜合訓練、查缺補漏、鞏固提高。
二、立足課本,重視積累。
課本是積累知識、訓練能力的根基和依據(jù)。用課內學過的知識和能力與中考試題相對照,就會發(fā)現(xiàn)中考試題取材課外,題在課外,但答案在課內。因此要注意梳理課文,整合知識,適當拓展。在第一輪復習中,一定要立足課本,重視課本基礎知識的積累。
課內現(xiàn)代文部分,經(jīng)過研討,結合近幾年中考涉及到的現(xiàn)代文及文體,我們對課內現(xiàn)代文篇目進行大膽取舍,選取名家名篇和典范精美的現(xiàn)代文作為課內現(xiàn)代文第一輪復習的內容。按文體復習課內現(xiàn)代文,使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總結分析文章的規(guī)律性方法及考點,輔以課外同類文章的解讀,學以致用;借鑒寫作技巧,并且結合寫作進行仿寫訓練。
課內古詩文部分,嚴格按照新課標規(guī)定篇目分冊逐課復習。根據(jù)復習內容,利用《河南中考》(古詩文)以及精選的隨堂練習。課堂講解與練習相結合,課外督促與檢查驗收不間斷。向學生明確復習內容,復習方法,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所準備。對于背誦默寫的篇目,采用表格登記的形式,每一個人的過關情況都留有記錄,要求逐人過關。
三、專題突破,講究實效。
專題復習是最重要的階段,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可以使以前散見于課文中的知識系統(tǒng)化,使同學們站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上來俯視語文知識體系,消除那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迷茫。
按照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的結構,我們分積累和運用、現(xiàn)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進行專題復習。力求達到逐一突破,講究復習實效。
積累和運用主要考查,字音字義、規(guī)范書寫、標點、病句、仿寫句子、默寫名篇名句、文化文學常識、名著閱讀、綜合實踐活動等。
關于語言積累的復習,對于字詞的音、形、義的識記和理解。先引導學生整理每冊書中的重點字詞,主要是指課下注釋和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重點放在學生易寫錯讀錯的字詞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上,再針對每冊的字詞設計一張檢測卷,做到逐人過關。
對于古詩文默寫,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記憶混亂、不清楚,張冠李戴;默寫時不明要求,胡亂填寫;書寫時添字、漏字,寫錯別字、書寫馬虎。針對上述狀況,復習時應注意:一是先理解再背誦。加強三種句子的理解、背誦:體現(xiàn)古詩文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到今天仍有生命力、經(jīng)常運用的句子,頗有文采的佳句。三是通過檢測、反饋不斷矯正容易寫錯和混淆的字詞。四是嚴格規(guī)范書寫。
關于語言運用的復習,主要通過專題訓練來落實。如病句的復習,要化繁為簡,重語感輕理論,引導學生注意敏感考點。比如:看到“是否”“通過……使”“防止”“避免”;看到關聯(lián)詞等等,看到敏感點就要想到相應的錯誤。切忌鉆牛角尖。
如新聞概括題,此題型重在考查學生辯識、篩選、提煉所給新聞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題型有擬寫新聞標題、概括一句話新聞、補寫新聞導語等,在文字組織方面往往附加“限字表達”要求。我們訓練時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檢索要素概括法。新聞屬于記敘類文體,找出新聞中時間、地點、人事等要素,有助于整體把握新聞內容,概括出所需答案。二是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聞主旨的中心句,根據(jù)題干要求,結合新聞材料語境,進行適當加工,組織出答案,力求精而準。
其他專題的復習,我們盡可能地廣泛收集材料,每一個專題都要將基本的題、典型的題、靈活的題做好梳理和歸納,使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做題的規(guī)律。
現(xiàn)代文閱讀全部出自課外,復習時我們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1.分文體對學生進行復習訓練,讓學生有文體意識,注意答題時什么樣的文體用什么樣的語言,避免出現(xiàn)低級錯誤。先進行各類文體的單項復習和訓練,再進行綜合復習和訓練。單項復習和訓練,就是對各類文體閱讀能力的基本點進行一個一個地復習和訓練。先將這些基本的、基礎的能力點復習透、訓練到,然后再綜合復習和訓練各種文體的文章閱讀。從應考的意義上說,基本點復習、訓練到位了,學生就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類文體的文章的閱讀了。這種分步驟的復習、訓練方法,能提高學生化解難點的能力,進而閱讀能力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2.訓練前先讓學生明確各類文體的知識和常見考點,記敘類文章的常見考點有詞語含義;句子含義或作用;揣摩心理;概括事件;表現(xiàn)手法;結構特色;結尾藝術;表達的情感;辨識刻畫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概括或評價人物形象;概括情節(jié)或補充情節(jié)鏈;題目的含義和作用;插敘或倒敘的作用;賞析優(yōu)美精辟的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談閱讀收獲或感受等。議論文的考點有提煉概括中心論點;論據(jù)的判定及作用分析;補充論據(jù);論證思路的分析;論證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準確嚴密的語言風格;理解關鍵詞語、句子含義及作用;開頭的作用;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的作用;拓展遷移等。說明文的考點有認清說明對象或說明的中心;概括事物主要特征;說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結構層次的梳理,說明順序的辨識;準確的語言特色;拓展聯(lián)想等。
3.教給學生回答各類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問題可以總結歸納出通用的模式。然后再有針對性的訓練,效果會更好。如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類題目時,就可用:“用______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______內容,表達了______情感” ;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襯托人物;渲染氣氛;暗示中心等。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通常有總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
4.近幾年的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敘事抒情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學類的文章或者一篇議論文。因此,應選取這三種類型的文章中結構完整、層次清楚、語言精美的文章來訓練。培養(yǎng)學生分點答題的意識,以保證得分率。
近兩年河南省文言文閱讀以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的形式出現(xiàn),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課程標準》要求的16篇。排除近三年內考過的文言文,并將重點選定的篇目進行歸納分類。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于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xiàn)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選擇優(yōu)秀的模擬試題,強化訓練,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lián)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關于34首課標古詩閱讀的復習,第一輪復習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分析古詩中寫景的內容、特點、手法及作用;二是找出抒情的句子,分析其抒發(fā)的感情;三是從內容、手法、修辭、煉字等方面教給學生賞析名句的方法,強調無論從哪個方面賞析,最后要寫出詩句所表達的情感。第二輪復習縮小范圍,鎖定重點篇目,通過反復檢測查漏補缺、強化鞏固。
作文,被稱為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馬虎不得。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需要講究策略。近年來,河南省中考作文命題形式是二選一,以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為主,08年出現(xiàn)了材料作文。但無論怎樣的形式,都以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認識生活中的現(xiàn)象、抒寫生活的感悟為導向。在作文復習中我們的做法是:
1.在第一輪復習中,一方面,梳理和積累素材,早讀時利用15分鐘時間讓學生背誦讀書筆記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積累感性的語言材料。一星期三次語文早讀,每個學生可以背誦600字左右的內容,第一輪復習結束時,每個學生大約能夠積累6000字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我們結合課內精美現(xiàn)代文的復習,根據(jù)中考作文在立意、內容、語言上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單項訓練、片斷訓練和模仿作文,每周一次單項訓練,一個片斷訓練,每兩周一篇模仿作文,單項訓練如語言訓練,可以對作文進行補充修飾語的修改,變換句式的修改,運用修辭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語言更靈動。片斷訓練如抓住特征寫肖像,模仿作文如復習《散步》一文時,讓學生仿寫一篇表現(xiàn)和諧家庭生活場景的文章;復習《背影》時,讓學生提煉家庭生活中的“動情點”寫一篇表現(xiàn)父愛或母愛的文章。
2.在第二輪復習中,從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表達幾個方面進行強化指導訓練。讓學生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個含蓄、深刻的題目,一個精彩的開頭,一個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個優(yōu)美的片段描寫,一個完美的結尾,一個清爽的文面。雖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點。
3.教給學生作文的一些常見的構思方法并在復習進行強化訓練。
記敘文可以用鏡頭體結構、書信體結構、日記體結構。結構形式是:開頭—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結尾(也可以是“開頭—小標題—小標題—小標題—結尾”)。開頭可用排比句揭示文章中心,也可以用一般的句子揭示。然后用三個鏡頭記敘三件事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揭示中心。結尾扣題,照應開頭。運用書信體結構,能直抒胸臆,既可以敘事又可以議論,有利于表達真情實感。寫時注意書信的格式。日記體結構有利于抒發(fā)感情,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尤其是曰記體寫作有利于豐富文章的內容,對于平時寫作水平欠佳連字數(shù)都寫不夠的學生是一種比較實用的寫作形式。
議論文可以用“一、三、一”式結構或“引——議——聯(lián)——結”式結構。“一”是一個中心論點,開頭提出,單獨成段,而且注意語言一定要精練,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的手法。“三”就是三個分論點,這三個分論點是并列關系,每一個分論點單獨成一至兩段,具體論述中心論點。最后一個“一”是一段,概括全文,呼應開頭。“引—議—聯(lián)—結”式結構中“引”把讀的材料,概括地引進,以之引出論題。“議”用幾句精練的話議論論題,表明主張(論點)。“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或先事實后道理,或先道理后事實,具體論述論點,要注意論據(jù)的廣泛性(古今中外)。“結”總結問題,提出努力的方向或對整個文章進行總結,再次點明文章的中心。
4.為部分學生量身定制文體,揚長避短。中考迫在眉睫,如果整齊劃一地要求學生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克服作文中的弱點,不太現(xiàn)實。因此要根據(jù)學生的寫作特長,為學生選擇最擅長的文體,如有些學生知識面廣,思想較一般學生深刻,對事物有獨到的見解,那就指導他寫議論文;如有的學生感情豐富細膩,文筆優(yōu)美,那就指導他寫敘事性的散文;有的學生人物描寫很出色,那就讓他在人物描寫上多下工夫,指導他在作文審題時,選材盡量靠近寫人。
以上這些是我校近幾年中考語文復習備考的一些做法,希望能與同仁們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看了中考經(jīng)驗交流材料還看:
1.教學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稿3篇
2.中考升學自薦材料3篇
3.中考狀元的15條經(jīng)典學習經(jīng)驗
4.中考語文備考心得體會
5.教師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材料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