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復習匯總
古詩文主要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如《詩經》、《史記》就是其中流傳的比較優秀的作品。就中國文化而言,唐朝時流行寫詩,如絕句(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和律詩(如杜甫的《客至》);宋朝流行詞,有很多的詞牌名(如菩薩蠻).元朝時著名的是曲(如關漢卿的《竇娥冤》,有很多的曲牌名和曲調名。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復習相關匯總。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一
《已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1)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2)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3)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4)花:比喻國家。即:到。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釋】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2、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
3、征蓬:隨風遠飛的枯蓬。
4、孤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或有解釋為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考察,大漠中實多此種旋風。
5、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
6、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里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空。這里是指唐軍占領的北方地方。
7、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8、長河: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9、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10、“單車”兩句:一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
11、候吏:一作“候騎”。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三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注釋】
1、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2、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3、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谷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
4、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5、與:給。
6、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7、夜郎:古代少數民族國名,轄境主要在現在貴州西部。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四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注釋】
1、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2、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3、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4、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太行:太行山。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忽然又。
6、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會:當。
8、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
【譯文】
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把山給封住了。 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 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處? 總會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巨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五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1、岳:此指東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
3、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4、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未了:不盡,不斷。
5、造化:天地,大自然。鐘: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麗。
6、陰陽:這里指山北山南。割:劃分。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7、曾:同“層”,重疊。
8、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
9、會當:終當,定要。
10、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11、會當:一定要。凌:登上。
【譯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偉壯麗? 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 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 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六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
(10)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錦衾薄: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
2、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
3、鐵衣:鎧甲。
4、瀚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里結著很厚的冰。
5、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6、慘淡:昏暗無光。
7、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飲,動詞,宴飲。
8、風掣: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掣:拉,扯。
9、凍不翻:(紅旗)被凍得怎么吹也飄不起來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八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
1、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
2、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3、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4、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5、淺草:淺綠色的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7、陰:同“蔭”,指樹蔭。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九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釋】
1、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2、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
3、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4、長:增長,振作。
5、側畔:旁邊。
【譯文】
巴山楚水一帶荒遠凄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里。
回到家鄉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著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人相識,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在沉舟旁邊有上千條船爭相駛過,枯敗的病樹前萬棵綠樹生機勃發。
今天聽到你為我作的那一首詩,就借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2016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十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注釋】
1、泊:停泊。
2、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溺于聲色,作 此曲與后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后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譯文】
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之曲《玉樹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