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大全
技巧一 去偽存真——排除法
(1)據圖文材料分析,影響葡萄酒產業布局最主要的一組區位因素是
A.原料、勞動力 B.原料、市場 C.技術、市場 D.交通、能源
(2)對圖中葡萄酒產業特點的描述,符合圖文信息的是( )
A.以工業為基礎,產業部門單一 B.地域文化決定了葡萄酒的產量
C.工業產品間都有“上下游”聯系 D.產業結構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觀念
解析 第(1)題,解題的關鍵是閱讀題目中的文字信息,由“葡萄酒用新鮮葡萄或葡萄汁釀造而成”,可以得出影響葡萄酒產業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原料;由“近年來,我國葡萄酒產量及消費量快速增長”可以得出市場也是影響該產業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第(2)題,解答本題可用排除法,葡萄酒產業以農業為基礎,可排除A;市場需求量決定了葡萄酒的產量,排除B;工業產品間有“上下游”聯系,即生產工序上的聯系,也就是一類企業的產品可作為另一類企業的原料,而圖中僅僅是廢棄物再重新利用,因此不是生產工序上的聯系,排除C。 答案 (1)B (2)D
[技巧方法] 準確理解題干意思是運用排除法的前提條件。當面對一道選擇題時,第一步就要明確題干的意思,也可以說是題目的指向,即到底是考查什么知識點,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選項,做到有的放矢,排除時更有針對性。
2.選擇之間相同或相異:可以根據選擇肢的異、同把選擇分為兩類,增加正確率
【例2】下圖示意的甲、乙兩國分別為傳統、新興的鮮切花生產國。讀圖,完成(1)~(3)題。
(1)比較甲乙兩國降水特點及其成因 ( )
①甲國受西風帶和暖流影響,全年降水較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
②甲國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影響,降水季節差異大
③乙國受赤道低壓帶影響,全年降水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
④乙國受地形影響,降水季節差異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與甲國相比,乙國發展鮮切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 )
①熱量豐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豐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與乙國相比,甲國維持其在世界鮮切花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條件是
A.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鮮切花價格較低 B.土地豐富,天然花卉品種較多
C.培植歷史久,勞動力成本較低 D.技術含量高,鮮切花質量較優
解析 根據經緯度位置,應判斷出甲國為荷蘭,乙國為肯尼亞(難度較大)。甲國為溫帶海洋氣候。乙國雖然在赤道附近,因為地處非洲高原上,降水量并不大。緯度低,自然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其他均不準確。甲國(荷蘭)是花卉王國,種植歷史悠久,但國土面積狹小,國內勞動力價格高;與發展中國家比較,其優勢主要是技術的投入多,質量好。
答案 (1)B (2)A (3)D
[技巧方法] 對選擇肢分類時,一是根據題目要求,從合適的角度進行分類;二是要注意與題干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尋找出錯誤的選項,以縮小選擇范圍;三是對剩下的選項要注意從選項本身的邏輯性、與題干的一致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以確保選擇的準確性。
3.選擇雖然正確,但與題干不相符:當存在邏輯錯誤的時候,予以排除
【例3】 2007年以來,受自然災害與全球性糧食危機的影響,孟加拉國作出了限制糧食出口的決定。據此回答(1)~(2)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反映了孟加拉國糧食生產所屬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的是
A.單產高,所以商品率也高 B.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C.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D.水利工程量大
(2)水災是影響孟加拉國糧食生產的重要自然災害,導致該國水災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勢低平 ②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且變率大 ③颶風帶來暴雨 ④經濟較為落后,抵抗災害能力較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1)孟加拉國糧食生產屬于水稻種植業,題中地勢低平,河網密布,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等特點,從孟加拉國的國情看雖然是正確的,但它們反映的不是水稻種植業的特點,故排除;孟加拉國的糧食單產高,但因人口多,消費量很大,故商品率不高,所以該選項應排除;受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的影響,水稻生產的水利工程量大。
(2)題中④雖然正確反映了孟加拉國的國情,但不屬于自然原因,與題干不符,應排除。由此可推測:含有④的選項都是不正確的。答案 (1)D (2)B
[技巧方法] 解題時要仔細審題,一是要審查選項命題是否正確;二是要注意命題的設問方式,看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問題;三是要審查選項所反映的內容是否與題干要求相符合;四是要重視關鍵語句,找準突破口。
4.組合式選擇題中一項錯誤,那么該項所在的選擇也錯誤
【例4】 《中國國家地理》根據富饒的程度、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程度等,評出我國10大“新天府”,蘇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敘述中,屬于其入選條件的有 ( )
①灌溉與泄洪工程建設改善了自然條件 ②大面積使用化肥、農藥提高了糧食產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開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產穩產農田建設提高了土地生產力 ⑤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 評選10大“新天府”的重要依據之一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程度,而通過大面積使用化肥、農藥來提高糧食產量的做法加劇了人類與環境的不和諧,故②不屬于入選“新天府”的條件,因此,凡是含有②的選項都應該排除。
答案 D
[技巧方法] 在組合式選擇題中,往往存在有多個正確的選項,解答時,首先要把某個最容易判斷的錯誤選項找出來,再根據它排除包含該選項的所有組合,之后再在剩余的選項中找出下一個容易判斷的錯誤選項,這樣就可一步步縮小選擇的范圍,提高選擇的正確率。
5.排序式選擇題中任意發生的序列錯誤,都可以排除
【例5】 水循環包括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讀下圖,回答(1)~(2)題。
(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 )
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
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
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
(2)在水資源的社會循環環節中,下列做法不夠
(3)恰當的是( )
A.取水——保護水源地
B.輸水——減少過程損耗
C.用水——節約、綜合利用
D.排水——防止當地污染
解析 圖中以地表水體及③為界分為自然循環、社會循環,這也正是第一題的切入點。地表水體與水汽輸送之間的水循環環節為蒸發,其余①為降水,②為地表徑流,④為跨流域調水。在社會循環中,人類的排水活動若不對污染進行回收處理,則會導致當地和污染排入區環境污染。 答案 (1)B (2)D
[技巧方法] 在幾個選項中,一般只要確定兩到三個事物或現象的順序就能得到正確選項,所以在排序時,應該首先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內容進行排序,然后逐項進行排除,這樣才能保證答案的準確性。
下一頁2017初中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大全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