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 黃果樹瀑布說課稿
《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
4、運用專題學習網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教學重點:
借助專題學習網站,引導學生自主研讀課文重點段落——瀑布的壯美和谷底時的感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揣摩重點段落中的關鍵詞語及短語,體會其表達效果,品味黃果樹瀑布的壯美。
教學準備:
搜索相關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遷移導入
1、師板書“瀑布”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或詩句呢?
2、為什么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這其中總有緣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黃果樹瀑布,去尋找答案吧。(板書黃果樹)
二、初讀感悟,領略壯觀
1、課件出示:看,這就是黃果樹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作者看了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同學們點擊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把寫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讀幾遍。并且想一想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3、在讀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同桌可以互相幫助。
4、生自瀆課文師巡視 了解學情 點撥幫助。
5、交流: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
6、作者這樣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著,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移步換景”。
三、走近瀑布,感受壯美讀書要用心去讀,用心去品,我們就能品出其中的韻味,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默讀課文,看看誰能聽到黃果樹瀑布的聲音,看到黃果樹瀑布壯觀的景象。
(一)聽瀑
1、生默讀,標出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
2、匯報
(1)、你“聽”出什么來了?
師引導: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在不同的位置,所聽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那作者又是在那些地方聽瀑的呢?分別聽到怎樣的聲音?
a 遠處 b 近處 c谷底
(2)、讓我們也一起去聽聽,感受一下(點擊感受聲音)
聽了剛才的瀑布聲,你對文中哪些詞句感受更深了?
指導生朗讀:“漸近漸響”、“涌了過來”……
指導生用“好像…又像”說話。
(3)作者來到群山懷抱的谷地里,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瀑布,又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理解難點樂池)
(4)[你看,這就是樂池(指導學生看圖,了解樂池的形狀),現在我們就是一名聽眾,我們一起走進樂聲齊奏的樂池,置身其間,(點擊感受樂池)]
(5)聽了這交響樂團的演奏,我們不免心胸為之開闊,心情為之振奮,心中涌起無限豪邁,那作者來到谷底為什么也有這種感覺呢?[看地形圖,讀課文相關段落,理解文中說的“圓形的樂池”]
(6)[在這圓形的樂池中,作者聽到的是——,感覺——(每個細胞……)引讀課文相關片段]這么磅礴的氣勢,這么雄渾的力量,你們想親身感受一下嗎,點擊,聽聲音]
指導讀好這一段話(就是人站在谷底的那幾句)
(7)的確,在谷底欣賞瀑布,真讓人激動,叫人陶醉,令人振奮。
同學們說得精彩,是不是也讀得精彩呢!老師想先請幾個小老師給大家一些建議。
老師這里準備了幾段音樂,作為對你們的獎勵,自己選擇一段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合適的音樂讀一讀。
3、師小結,是啊!光聽瀑布的聲音,我們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氣勢。看來(出示第一小節,齊讀)
(二)看瀑
1、你還“看”出什么來了呢?
黃果樹瀑布的形態因季節而變化,冬天水小時,他嫵媚秀麗,輕輕下瀉,到了夏天,水量大增,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簡直令人驚心動魄。(師述,并隨境出示)讀了這一段后,你覺得作者是什么季節來到黃果樹瀑布的?為什么?(理解寬幅白練、瀉下來、千萬架織布機大合奏)
是呀!黃果樹瀑布真是氣勢磅礴,撼天動地啊!
過渡:如果說:如寬幅白練般的瀑布給人以震撼,那“銀雨撒金街”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讀第4小節。做下批注,留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2、生自學
3、交流,讀了這一小節,你有什么感受?
師評價:是呀,銀雨撒金街真是遠近聞名的一大奇觀,他又讓我們感受到了黃果樹瀑布的詩意美,也從另一個側面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黃果樹瀑布的氣勢非同一般。4、看瀑布又讓我們感受到了黃果樹瀑布真是氣勢磅礴,憾天動地呀,看來(出示第一小節,齊讀)
四、離開瀑布,拓展感悟
1、不知不覺,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離開“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的黃果樹瀑布。請大家默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描寫黃果樹瀑布的“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還要描寫徐霞客的塑像?而且寫他“仿佛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呢?
2、你們查閱過徐霞客的資料嗎?徐霞客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可以點擊更多了解去尋找相關資料)
3、他在遙望瀑布時,仿佛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他仿佛聽到“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
他仿佛聽到“如雷聲轟鳴”般的嘩嘩聲。
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懸掛在巖壁上,上面折為三疊,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
4、這樣一位偉大的俠客,他見過的美景千千萬萬,可是在黃果樹瀑布前,他“凝神——諦聽(生接讀)”,他“完全——沉醉(生接讀)”了。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樣的方法就叫“襯托”。
5、讓我們再次沉醉在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吧!(點擊更多了解 欣賞黃果樹瀑布及有關資料)
6、面對此情此景,同學們一定是有許多話要說。
A、完成句式:“黃果樹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用你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仔細地找一找,用你敏銳的心靈觸角盡情地品一品。(點擊閱讀拓展)
B、為黃果樹瀑布設計一條廣告語。
C、你想對黃果樹瀑布,或者后人說點什么,寫一寫。
D、續寫詩歌,用詩一樣的語言將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黃果樹瀑布你那雄壯的身軀 讓我感到我是多么的渺小啊! 你那美妙的歌聲 讓我陶醉之中 你那非凡的氣勢 讓我膽戰心驚 你那...... 讓我......
7、交流
8、師總結: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風景名勝,同學們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還可以學著本文的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一寫。(用風景的圖片配上音樂,師總結)
《黃果樹瀑布》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說教材內容:
《黃果樹瀑布》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臨水騁懷”的第二篇文章,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游覽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這一景觀的壯美和氣勢的宏偉,充分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個自然段,按照游蹤先后為序,分別描寫了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色,本文的寫作特色十分鮮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如詩如畫。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注重開發學生創造的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結合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在對教材仔細分析解讀的基礎上,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特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掌握本課字詞,理解詞意,并會用詞語造句。
過程與方法;
1、能聯系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形態、聲音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性情的陶冶;2、理解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脈絡。
情感與價值:
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三)教學重、難點
課標提倡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但感悟與體會是不能泛泛而談的,要結合具體的詞句來談。因此,根據課文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強烈而獨特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因此教學時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學生對于黃果樹瀑布這種氣勢雄偉的水肯定缺乏直觀的認識和充分的了解,教學起來有一些困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從關鍵詞句入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
3、運用情景教學法,以讀為本,以學為主,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質疑,并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4、運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
5、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精心選擇運用讀書,質疑、勾畫、想象等方法,以讀促寫,以讀學寫。(運用以上方法,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三、說教學程序
(一)溫故知新,遷移導入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導語,也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課一開始,我先板書瀑布兩個字,從而喚醒學生以往對瀑布的印象,說古詩,說詞語,既是拓展延伸又是新課的導入,溫故而知新。再給學生一段瀑布的視頻,從視覺上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并且完善課題。
(二)初讀感悟,領略壯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初讀,拿成塊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感悟。因此我通過:
1、先借助一段視頻,讓學生形成最初的印象,然后再讀課文,讓圖象與文字相統一,從而體會作者的感受;
2、理解課文中有關的字詞,對文章有初步的感受。
3、初讀課文,了解本文的寫作順序,理解“移步換景”的寫法。
(三)瀏覽全文,再次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精讀課文的好處是: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讀中想象”是學習寫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抓住“看和聽”發揮想象,將優美的文字在腦子中形成美麗的畫卷,在耳中形成動聽的音響,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這有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能力的提高。
(四)、討論探究
1、作者明知黃果樹瀑布是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風景,為什么原先看到圖片并不特別激動?在黃果樹看到旅游紀念品為什么還產生無聊之感?
2、作者為什么后來一直沉浸在特別激動之中?請分別從黃果樹瀑布和作者內心的感受兩個方面作出具體說明。
3、文章里有幾個黃果樹瀑布?為什么說一個“灰飛煙滅”了,“另一個在我的生命里復活了”?
(五)、揣摩品味。學生匯報自己認為值得品味的語句,教師指導揣摩。
(六)、學有所得,暢談啟發
(七)、欣賞朗誦,升華感情
四、說教學效果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寫景散文,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缺少直觀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對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有聲音的變化,瀑布形態的壯觀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內化為自己的積累,如果就這樣講一講,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課文,所以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借用了多媒體,使圖文音像相結合,帶給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在讀賞說中深切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幫助學生很好地感悟課文,又使學生開闊眼界。
看了“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