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學是國學嗎閱讀答案
《詩學是國學嗎》閱讀材料
作為“六經(jīng)”之一的《詩經(jīng)》,跟后來文人雅士寫的詩,是不同的概念。《詩經(jīng)》是中國人文的源頭,它的博大淵雅,是后來任何一個單獨個人無法達到的。《詩》三百篇,已經(jīng)成“經(jīng)”了。它不僅是儒家的基本經(jīng)典,也是中國學術的基本經(jīng)典。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詩,還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詩,它們都不能叫“經(jīng)”。區(qū)別就在這里。《詩經(jīng)》所以被稱為“經(jīng)”,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禮儀德范、精神價值在里面,是可以作為中國人修身的教材的。古人蒙學開始,一般先念《詩經(jīng)》,絕不是先念唐詩、宋詩。即使到了明朝清朝,發(fā)蒙的時候,也是先念《詩經(jīng)》,絕不是先念唐詩、宋詩。先念蘇東坡的詩,是要挨打的。李白、杜甫、蘇東坡,詞曲,白話小說,是自己偷偷念的書。《詩經(jīng)》進入了學校教育,李白、蘇東坡不能。《詩經(jīng)》與后來的學者文人寫的詩,完全不能相提并論,彼此的地位價值不一樣。《詩經(jīng)》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淵藪,是詩學的源頭。我們不能說,杜甫、李白是中國文化的淵藪。他們都是中國文化的流裔。諸子百家、四部的學問,都是“六經(jīng)”的流裔,詩文更是流裔的流裔了。(摘自劉夢溪《國學與詩學》)
《詩學是國學嗎》閱讀題目
1.關于“學”與“詩”的表述與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項是( )
A.國學念得好,詩歌文章就能寫好。沒有國學的功底,詩歌文章也寫不好。
B.古今的大家,詩好實質(zhì)就是因為學問好。骨子里沒有學問,也就沒有德范的支撐,當然詩就索然無味。
C.作者稱贊范曾先生的詩,是因為范曾先生的學問根底好,還因為他的詩背后的東西,能和作者相通。
D.古人詩可以看成學的別體,但是不看成學的本身的見解有道理。詩就是“學”的說法有道理但不一定對。
2.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詩》三百篇之所以成為“經(jīng)”,是因為它不僅是儒家的基本經(jīng)典,也是中國學術的基本經(jīng)典。
B.《詩經(jīng)》里的詩經(jīng)過孔子的刪訂,溫柔敦厚思無邪,有大公大德存在。和后來的文人詩歌寫作,不能同日而語。
C.中國過去的大學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學”放在文集的前頭,末編才是自己的詩文。這表明過去的大學者們一般都不把詩文看成“學”。
D.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詩,還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詩,它們都不能叫“經(jīng)”,因為他們的詩創(chuàng)作時間太晚了。
3.文中說“宋代的詩開了中國詩學的新生面”,結合原文說說“新生面”包含哪些內(nèi)容。
《詩學是國學嗎》閱讀答案
1.D
2.D
3.宋詩營造出一個新的格局,它跟思想結合得更好了,跟宋代思想最高的點、跟宋代理學相表里,既有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又有對禪宗和道家、道教思想的結合。除了宋詩這一體裁外,還出現(xiàn)了詩余新體裁,并且出現(xiàn)許多大家。
看了“詩學是國學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