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無影樹無聲閱讀練習及答案
《秋云無影樹無聲》閱讀材料
④如果說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全憑肉眼看到的景物,那么倪瓚的《容膝齋圖》和《漁莊秋霽圖》則是用“望遠鏡”觀察自然,它們放大了自然的局部,使我們的視線由黃公望的宏觀世界轉向倪瓚的微觀景象,與此同時,焦距的變化也模糊了兩岸之間的遠近關系,使遠近關系看上去更像是上下關系,從而使現實的世界有了一種夢幻感,在技法上,倪瓚“用相同的量感與構造來處理遠景與近景,達到黃公望在畫論中所說的‘遠近相映’的完美統一”。大面積的水,使倪瓚的畫面更加簡練、平淡、素凈,他在一個有限的視域里,描繪世界的博大無垠。
(選自《十月》2013年第4期)
《秋云無影樹無聲》閱讀題題目
1.請根據原文有關的表述內容,簡要概括倪瓚山水畫的特點。(2分)
答:
2.賞析文中加點的語段。(3分)
答:
3.從選文看,作者運用的最主要的寫作手法是什么?結合本文內容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答:
4.通讀選文,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倪瓚與黃公望的相同和不同之處。(6分)
答:
《秋云無影樹無聲》閱讀題答案
1.“簡練、平淡、素凈”,“在一個有限的視域里,描繪世界的博大無垠。”
2.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公望整幅畫卷通過“回環往復的山林為一個迷離喧囂的岸上世界提供了鋪陳的空間”的特點。
3.對比。將黃公望的山水畫與倪瓚的山水畫進行多角度的對比,突出倪瓚山水畫的獨特之處,回答了在元代山水畫家中最喜歡倪瓚的原因。
4.相同:他們都是元代山水畫家;他們的山水畫都注重“遠近相映”的完美統一;
不同:黃公望喜歡橫卷,倪瓚喜歡豎軸;黃公望的山水畫,注重畫面上的地點提示,倪瓚的山水畫,地點并不重要;黃公望的山水畫,山是主體,水是陪襯,倪瓚的山水畫,水是主體,山是陪襯;黃公望的山水畫注重體現宏觀世界,倪瓚的山水畫注重體現微觀景象。
看了“秋云無影樹無聲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