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則有所不為閱讀答案
《知恥則有所不為》閱讀材料
?、蹚南蛲獾姆较蚩矗瑦u感文化對人的一個基本行為要求就是改過遷善,見賢思齊。這是建立于恥感文化基礎上的內省機制的外化,“知恥則有所不為”,進一步做到改過遷善、見賢思齊、最終而達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恥感文化基礎上的社會道德評價機制。特定社會中的道德規范是恥感發生的外在依據,因而“以何為恥”是個具有鮮明時代性的問題,它與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念有著密切聯系’。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凡是缺乏道德、喪失廉恥之人都會遭到全社會的譴責,無德、無恥之徒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軔u感文化的生理基礎在于人的物質個體對外界的反映和反應;它的心理基礎在于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它的社會基礎在于人們對社會行為規范所達成的共識。中國之所以特別強調禮、義、廉、恥,是由于古人早已認識到人的內省和自律對控制人的行為有著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恥而勇”“知恥則有所不為”的論斷;也認識到無恥之徒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損害社會的利益,因而也違背了人們共同認可的社會公德和普遍的行為規范。所以,必須發掘人的羞恥之心,從根本上使人達到道德上的完善,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繼承和弘揚。
(選自《光明日報》)
《知恥則有所不為》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傳統的恥感文化包括人的個性修養和整個社會的道德評價機制,具體表現為向內和向外兩個層面。
B.以強調個人的修身為核心內容的中國傳統恥感文化,對數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C.恥感文化能激發人的奮斗精神,使人為實現人生理想和道德實踐而積極進取,是奮發有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學、力行、知恥被稱為天下三德,其中知恥很重要,它對好學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恥感文化起源于堯舜禹時期,是優秀的文化傳統,它要求個人要內省、慎獨、反求諸己,通過正己來正人。
B.中國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時俗的道德品格,是因為恥感文化能使人從內心控制自己的行為。
C.恥感文化既強調個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揚氣節,在對恥感文化追求的基礎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氣節觀。
D.違背了共同認可的社會公德和普遍的行為規范的人,都會遭到全社會的譴責,并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之所以特別強調禮、義、廉、恥,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中有“知恥而勇”、“知恥則有所不為”的論斷。
B.由孔孟所倡導的人生理想和實踐,為中國歷代志士仁人所認同,是中國傳統恥感文化內向層面的展示。
C.改過遷善、見賢思齊的行為要求,以及整個社會公認的道德評價機制,是中國傳統恥感文化外向層面的展示。
D.《世說新語》中周處除三害的故事說明恥感文化對中國人的行為有著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知恥則有所不為》閱讀答案
1.C(恥感文化有助于“形成”奮發有為的民族精神,但它本身并不“是”奮發有為的民族精神)
2.C(原文說的是“在這種價值追求的基礎上”,追求的是道德品格和人生品行,而不是“恥感文化”,選項中“它”指代錯誤)
3.A(因果關系錯誤)
看了“知恥則有所不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