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看待人走茶涼閱讀練習及答案
《辨證看待人走茶涼》閱讀材料
照理說工作上的“人走茶涼”是常情,為何有人執意“人走茶熱”?就當事人本身來說,主要有兩類原因:一些領導干部認為自己在一個單位好不容易站穩 腳、有威望、說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落個“人走茶涼”,于是千方百計延伸權力,不管政策如何、不顧政德影響,努力讓那杯“茶”始終熱著;也有一些領導干部并 沒有搞“余權”之意,只是離開領導崗位后極不適應,加之有些親朋好友指望其繼續為自己的利益發揮“余熱”,便為這杯“涼茶”不斷添柴加火。兩種原因,盡管 動機有異,但都對其原單位的工作帶來了不良影響。
其實,“人走茶涼”是一種自然現象。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友誼好比一壺開水,一旦離開了爐子,就會逐漸涼了下來。”仔細琢磨,確實不無道理。 從事物本質上理解,“人走茶涼”是一種自然規律。這杯“茶”是主人用來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主人就不會再續熱水,也沒必要再保持茶水的溫度,只會把喝剩 的茶水倒掉。因此,人走了茶非涼不可,不然就會變餿。
從工作層面上剖析,“人走茶涼”是一種社會規律。當領導干部離開原來單位、原有職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擁有原來那份權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謀其政”的人,才會履行與其責任相匹配的職責。因此,這種“人在茶才熱,人走茶自涼”純屬正常。
從情感角度來體會,“人走茶涼”是一種人情規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當個人離開單位、職位后,與以往同事、部屬、熟人的聯系往往 逐漸減少,久而久之,關系淡了也是正常的。因此,過去門庭若市,現在車馬稀少;過去請示、匯報、問候的電話不絕于耳,現在可能幾天聽不到一次電話鈴聲;過 去被邀請出席各種慶典、宴會、研討會、論證會,現在難得收到一份請柬;凡此種種,均屬情理之中的事。
可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這種“茶涼”是一種常態,應辯證看待、正確對待。對領導干部來說,從崗位上退下來,不再負責那份工作,自然也就沒有 那份權力與責任,應及時調整心態,適應人生轉變,以免陷入無窮煩惱。對于組織而言,應立好規矩,把尊重感情與明確職責區別開來,杜絕說情之風、擋住干預之 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當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提倡把工作上的“人走茶涼”作為常態,絕不能影響對老黨員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絕不能影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但是,應處理好情感與原則的關系,切不可將本該涼了的茶水加熱后再端上桌子。
《辨證看待人走茶涼》閱讀題題目
1.下列關于“人走茶涼”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自然現象上來說,“人走茶涼”是一種自然規律,用于招待客人的茶,由于主人不再續熱水,茶自然就會變涼,不然就會變餿。
B.從工作層面上剖析,“人走茶涼”是一種社會規律。當領導干部離開原來單位、原有職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有原來的權力和待遇。
C.從情感角度來體會,“人走茶涼”是一種人情規律。當個人離開單位后,與原來圈子里的人聯系往往逐漸減少,關系淡了也屬正常。
D.從辨證看待上來說,“人走茶涼”屬情理之中,老干部從崗位上退下來,應調整心態,適應轉變,而組織也不應再對之多加關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常有人以“人走茶涼”來慨嘆離開工作崗位后處境的變化,但對此要辯證看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這種“茶涼”,應當成為一種常態。
B.有的領導干部因為怕“人走茶涼”,別人的勢利眼,所以在位時安插“親信”,退下后對原單位的重大問題不愿撒手,這會使一些單位庸俗風氣盛行。
C.領導人在位時門庭若市,退休后車馬稀少;在位時請示、問候的電話不絕于耳,退休后可能很難聽到一次電話鈴聲,這些都應當以平常心對之。
D.辨證地看待“人走茶涼”,也應當對老黨員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不影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不愿“人走茶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領導干部覺得自己在單位好不容易有了威望、說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被遺忘,于是千方百計延伸權力。
B.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友誼好比一壺開水,一旦離開了爐子,就會逐漸涼了下來。”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人走茶涼”是一種自然規律。
C.“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領導干部離開原來單位、原有職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擁有原來的那份權力,當然也就沒有了相應待遇。
D.對于組織而言,應當把對老干部的尊重感情與明確自己的職責區別開來,杜絕說情之風,擋住干預之手,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辨證看待人走茶涼》閱讀題答案
1.D
2.B
3.A
看了“辨證看待人走茶涼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