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美閱讀練習及答案
《和諧之美》閱讀材料
④和諧之美在于無私奉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愛人者,人恒愛之,這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人生在世,災難無情,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無私的愛心,這世界就是美麗的,活著就是幸福的。汶川、玉樹大地震,國人點點滴滴的愛心,從四面八方匯聚,涓涓小愛,化作大愛。是無私奉獻的愛心,讓我們懂得了知恩圖報,讓我們明白了堅強就是力量,讓這個世界處處盈滿了感動的淚水。和諧,是多么動聽的樂曲。因為有愛,和諧產生了美麗,和諧產生了力量。
⑤和諧之美在于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現代社會人們孜孜追求的理想和目標,也是和諧最美的結晶。公平正義不僅表現在法律上,也時時體現我們的生活工作之中。人與人之間要和諧,必須講誠守信,崇尚公平正義,必須摒棄私心雜念,掙脫名利束縛。春秋時期,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就是公平正義的具體體現。晉平公就南陽縣令的人選問題征求祁黃羊的意見,祁黃羊毫不猶豫地推薦了自己的仇人解狐。解狐上任后,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就一個法官人選問題詢問祈黃羊,祁黃羊馬上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晉平公于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后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如果我們都能象祁黃羊那樣,君子之心坦蕩蕩,何愁這世界沒有和諧之美呢?
⑥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和諧之美,一個社會,只有心靈和諧的人多了,才能呈現出正義之風、和諧之氣,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和諧之美》閱讀題題目
1.閱讀全文,歸納概括一個人怎樣才能擁有和諧之美。(3分)
2.簡要說明第③段的論證結構。(4分)
3.從下面兩則材料中任選其一,你認為可以將它放在文中哪個段落作為例證材料,并說明理由。(3分)
(1)白芳禮,河北省滄州人,享年92歲。他從1987年(74歲)開始,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車拉活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完成學業,直到他將近90歲。蹬三輪近20年,用35萬元善款,圓了300個貧困孩子上學夢。
(2)歷史上,馬謖街亭失守,使整個蜀國處在危險之中。諸葛亮毅然按照軍法將馬謖斬首,此前諸葛亮很看重馬謖的能力、才華,視他如知己、如兄弟,他與馬謖經常臥膝長談,通宵達旦;諸葛亮曾想培養馬謖成為蜀軍的核心成員,甚至成為繼自己之后蜀國的股肱力量。
《和諧之美》閱讀題答案
1.(3分)
答題要點:擁有和諧之美需要做到:①擁有一顆寬容的胸懷,超越狹隘,善待別人。②保有無私奉獻的愛心,自覺自愿,助人為樂。③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摒棄私情,胸懷坦蕩。
2.(4分)答題要點:
首先,提出分論點,“和諧之美在于寬容”;然后用比喻手法指出寬容的價值、意義;接著用歷史事件為例證明寬容對個人乃至國家的意義;最結合后現實生活實際指出實現寬容的做法。
3.(3分)答題要點:
材料(1)可以放在第④中做為例證材料。白芳禮老人靠蹬三輪車的收入來援助困難學子子。一位老人竟能近20年,時間圓了300個貧困孩子上學夢。這足以體現白芳禮老人的無私奉獻精神,這種精神一定促進社會的和諧之美。
材料(2)可以放在第⑤段中做為例證材料。歷史上的馬謖很有學識、才干,雖然諸葛亮與馬謖關系非常親密,視他如知己、兄弟,但為了大局,為了保證軍法公正、嚴明,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充分說明他摒棄私情,公平正義,這是社會和諧之美的基礎。
看了“和諧之美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