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閱讀答案
《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閱讀材料
1937年盛夏,廬山顯得比入年更加熱鬧。胡適胸佩“五老峰”徽章,心事重重地從北京輾轉來到廬山,應邀出席“廬山談話會”,共商國是。
早在1928年4月7日北伐全面勝利、南北一統之際,胡適就曾到過廬山瀏覽。那次,胡適心情愉悅,訪古探幽,興味盎然。游覽陶淵明故里的陶公祠后,胡適還戲作《陶淵明同他的五柳》:
當年有個陶淵明,不惜性命只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棄官回來空兩手。
甕中無米琴無弦,老妻嬌兒赤腳走。先生吟詩自嘲諷,笑指籬邊五株柳:
“看他風里盡低昂,這樣腰肢我無有。”
這次,是胡適二上廬山。他既沒有第一次上廬山時的閑適,也無重游名勝訪古探幽的雅興,而是心事重重。
7月14日,蔣介石請胡適喝茶一敘。胡適歷陳北方的民情激憤和中央不能放棄河北的原因,談得慷慨激動,蔣介石為之動容。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民將士書》。這天中午,他請胡適以及梅貽琦、張伯苓等人吃飯。席間,蔣介石宣布對日作戰的決定。張伯苓頭一個慷慨陳詞,舉手贊成。就在這一天,胡適忍辱避戰的是徹底動搖了。
8月13日,上海淞滬戰事爆發。至9月初,上海戰事持續一個月,胡適看到軍民抗日士氣之高漲,思想開始發生很大轉變,認為避戰只是夢想,不抵抗所得的只是“敵氛日深,受逼日甚”。從此,胡適拋棄了避戰求和的夢想,認為“和比戰難百倍”,思想開始走向苦撐待變。
8月17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國民政府與日本一戰到底,并決定委派胡適出使美國,爭取援助。
1937年9月26日10時,胡適飛抵舊金山。一下飛機,胡適便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此次中日戰爭,已暴露日方兵力上之弱點。”午餐后,他立即到大中華戲院發表《中國能戰勝嗎》的演講,他以“算盤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盤,努力要做最大的努力”來勉勵僑胞。30日,他又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演說。在演說中,胡適表示對侵略戰爭是不能退讓的,要阻止戰爭只能用戰爭來消滅它。胡適還大膽預言美國將會被迫卷入這場戰爭。
到達華盛頓后,胡適去拜訪羅斯福總統。胡適早年留學哥倫比亞大學時,和羅斯福是同學,加上當時胡適的聲望和魅力,羅斯福視其為上賓,關切地詢問中國軍隊能否支持到過冬,胡適予以肯定的答復,并動情地說:“中國需要美國的支持,我想總統很快會以明快的眼光判斷是非!”
到1937年11月底,胡適創下五十一天行程一萬零六百英里,演講五十六場的紀錄,累得四十六歲的胡適在當年年底就以及病發作而住院休養。
胡適的努力一直沒有中斷,至第二年7年,他走遍了美國、加拿大各大城市,會見各方知名人士,揭露日本的侵華暴行,表明中國抗戰的決心。一個外交使節,在所駐國四處巡游距離之長,演說次數之多,而目的就是鼓動所駐國參戰,堪稱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個奇觀。
1938年9月17日,蔣介石任命胡適為新一任駐美大使。此時,日軍鐵蹄已蹂躪大半個中國,開始進攻廣州、武漢。胡適可謂率命于危難之間。1938年10月5日,胡適第六次到美國,但這次身份變了,他這次代表的是四億五千萬人口的大國。
自此,胡適出任駐美大使后的抗戰外交開始了。10月27日,胡適向羅斯福總統遞呈國書。他全無政客的深沉和韜晦,而是以誠實與公開的態度,贏得羅斯福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人們贊譽他為“書生大使”。
(節選自《胡適: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有刪改)
相關鏈接
胡適的同事溫源寧教授在《文人畫像》里描繪:“在他呵呵的笑聲中,及他坦白的眼光中,我們看不到他的靈魂深處。他不像志摩,不會有沉痛的悲哀與狂熱的情緒。”胡適這種性格,遠在他青年留美時就開始成型。好運時,他就提倡“理智的愛國主義”(選自《胡適資料簡介》)
《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閱讀題目
7.下列對材料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插入胡適第一次上廬山以及寫作《陶淵明同他的五柳》的相關內容,使讀者對胡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從而豐富了傳主的人物形象。
B.蔣介石于1937年7月31日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當天又宣布了對日作戰的決定,是因為受到胡適陳述北方民情和中央不能放棄河北時慷慨激昂情緒的影響。
C.胡適兩次上廬山在文中形成對比,第一次在北伐勝利、南北一統的背景下,瀏覽廬山,心情愉悅;第二次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全面背景下,為商國是,心事重重。
D.從全面抗戰爆發后出使美國,到日本侵占中國大半領土之際臨危受命擔任駐美大使,胡適身上始終體現著一個知識分子在國家在存亡時應用的擔當與責任。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對于日本威脅中國簽訂的《二十一條》,留學海外的學子紛紛進行抗議,只有胡適鎮靜處之,這使得他的好友要和其斷絕關系,并被認為是“木石心腸不愛國”。
B.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決定委派胡適出使美國,爭取援助,一方面是因為此時胡適抗戰態度最為堅定,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具有巨大的聲望與魅力。
C.胡適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所做的演說,不但闡明了他對侵略戰爭的鮮明態度,而且對美國將會卷入戰爭做出了預言,顯示出了他對國際形勢的洞察力。
D.到美國后,胡適一心放在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積極宣傳上,四處巡游演講,創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的紀錄,自己也由于過度勞累而心臟病發作。
E.胡適呵呵的筆、坦白的眼光以及作為駐美大使具有的誠實、公開的態度,與同時代的徐志摩一生充滿沉痛的悲哀和狂熱情緒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
9.這篇傳記重點寫了胡適走上抗戰的心中歷程,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5分)
《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閱讀答案
7.答案B
8.答案C、D(答出一項給2分)
9.答案第一階段:提倡理智愛國。青年留學時期,胡適反對對日作戰,主張對日本的侵略妥協退讓。第二階段:思想完全動搖。九·一八事變后,抗戰全面爆發,胡適最終拋棄了避戰求和的夢想,走向苦撐待變。第三階段:堅定抗戰的決心。出使美國期間,胡適積極宣傳抗戰,鼓動美國參戰。(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5分)
看了“書生大使的抗戰外交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