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過小河是故鄉閱讀答案
《趟過小河是故鄉》閱讀材料
(4)岸上的野雛菊兀自開著,母親的羊群只剩下小小的一朵,在天上飄,隨風,隨著時光,再也來不及在明凈的水面上打量一下自己的模樣。
(5)你為什么憂傷?你的遠行不過是從此岸跨越到彼岸的距離。盡管你走時,母親撩起衣襟在門板后擦了擦眼睛,然后讓你踏著她的目光上路,涉水而過。那一天,風正緊,雨斜織在小河的上空,如煙,如霧,網織著故鄉的模樣。
(6)季節啊,有時也像一條小河,先是用綠色把你的思念串起,就成了一掛風鈴,叮當著童年的時光。河水像母親的溫柔,從腋間,從腳趾縫里,從甜蜜的心窩子里輕輕流淌。你快要醉了。母親的氣息有春天的香甜,舌尖上,睡夢中,咂了又咂;眼眸里,搖籃中,要了還要。——你是喂不飽的小花狗呢!母親眉眼彎彎,用嗔怪戳著你的額頭。
(7)叛逆的河水總在夏天暴漲,你不用再牽誰的手就能輕松跨過漫水的小橋。你自信長了青蛙的蹼掌,扎個猛子就能從此岸泅到彼岸。父親的眼里是壞壞的笑,專門倚在老牛的身上等你,看你嗆水的樣子。
(8)秋天了,誰在岸上等你?野雛菊向著太陽,擎出盛滿了子實的托盤。可是一個又一個秋天啊,你讓等待的人花白了鬢發,直到那頭有金色皮毛的老牛牽著父親走進了夕陽,你還在彼岸徘徊。
(9)流淚的母親啊,在河邊搗衣,遙遠的布谷聲聲,再也不能驚醒她的鼓膜。她渾濁的雙眼癡癡地望著清水柔波,每一條游魚的自由自在都值得這樣每天為之祈禱。河岸上的野雛菊開了,河岸上的野雛菊敗了;那個和她一起耕耘歲月的人被一頭金色毛皮的老牛牽走了……
(10)她的青石板沒有了棱角,每一縷流水輕輕走過,再也打不出旋渦。
(11)布谷鳥停止了歌唱。在青石板上敲打歲月的母親不得不這樣認為,然后依然用力,希望“嗵嗵”的搗衣聲可以傳得更遠。----從此岸到彼岸。
(12)故鄉那條彎彎的小河,玉帶般纏繞著一些熟悉的身影。你定定地凝望今晚夜空里的月亮,月亮那么明媚又充滿哀傷。你知道今夜月光如水,就如流年似水一樣不能緊緊把握。還不如那條小河,輕輕一掬,就捧起一汪晶瑩。可是你的渡口呢?即便是“野渡無人”不是也希望有一艘能載動清愁的小船么?好讓你從此岸到彼岸,再看那野雛菊花開的模樣。
(13)“快回、快回”,布谷鳥的叫聲比任何時候都要嘹亮,能穿透夜色,也能穿透心房。你還要踟躇么?母親的鬢發在窗外飄過他鄉的夜空,帶一片野雛菊花開的美麗,來看你。你的心開始跳躍了嗎?一些失落或憂傷在那個等待的懷抱里可以無所顧忌地釋放。她會囁嚅著嘴唇,哽咽著喉嚨,為你擦去思念的淚光;她會攬你入懷,就像小時候,端詳著你的臉頰,讀出一生的幸福。
(14)從此岸到彼岸,每一處都是渡口。每一個渡口都停泊著一艘寫著故鄉的小船,在等你,趟過小河是故鄉……
(選自《散文選刊》 2008年4月 有刪改)
《趟過小河是故鄉》閱讀題目
小題1:文中的母親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刻畫母親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第(12)自然段表達上有哪些特色?這樣寫有什么藝術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閱讀文章最后一段,理解小河在文中的深刻含義,探究文章的深刻思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趟過小河是故鄉》閱讀答案
小題1:(1)母親勤勞、溫柔、慈愛,愛兒子愛得熱切,思念兒子思念得深沉;(2分)(2)通過想象,多次描寫搗衣的動作和聲音及簡潔而傳神的動作和語言刻畫母親。(2分)
小題2:運用了比喻、擬人(借代、引用、設問三種不作要求)等修辭手法;(2分)以第二人稱的稱呼行文,親切自然,(1分)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美麗家鄉的贊美和思念之情。(2分)
小題3:小河既實指家鄉的小河,也指“我”與家鄉在時空上的距離,在心靈上的阻隔。(3分)文章告訴我們,故鄉和異鄉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只要你用心感悟,只要你心中裝著親情、鄉情,你就能飛越鴻溝,擁抱“故鄉”。(3分)
看了“趟過小河是故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