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桃花閱讀答案
《唐朝的桃花》閱讀材料
我曾客居南方十年,居室外是一片池塘,池塘的堤上滿是桃樹,堤下是屋脊和窗欞。那日清晨散步時,見一女子手搖桃花徐徐而來,我便突然想起唐代那個才子,但不知她是否見過那位才子,只是唐突地吟了句:“桃花天天過花堤。”那女子眉眼一笑,便有了一句:“只惜燦艷三五日。”哦,想必是一個有過憂傷的才女吧。后來才知,她是前來采風的三湘四水間頗為著名的詩人,我還記得她幾句詩來:“想桃花艷了幾日/唯留下一絲記憶/那一簾飄落的繽紛/恰似我如翼的思緒……”
哦,三月的桃花,明麗中蘊含著多少滄桑的意味,芬芳中凝聚著多少寂寞的日子?“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讀過許多桃花詩,但最喜歡的還是那千古吟唱的憂傷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開了千年,春風吹了千年,淡黃的書頁中依然匆匆行走著那個趕考的才子。而我,竟然在千年之后細細地看著門前的桃花,和門后面露出的笑臉。這所有的一切,猶如是一個傳奇一個夢幻,或又是一個命定的相遇啊。天地間,有多少一經相遇便成了刻骨思念的情緣,又有多少一經相識卻成終生懷戀的永別?
或許,悲劇更有歷史的穿透力,也更能打動人心,甚至影響人的一生吧。
二十多年前,當我在南方的三月讀到這首小詩的時候,沒想到這種淡淡的憂傷會一直延續至今,并使我每每面對桃花時,仿佛是面對著一種悲劇的象征。我曾經渴望那一段和桃花糾纏在一起的愛情,有一個花好月圓的結局。但我又深切地感到,桃花和一段愛情的悲劇融合在一起,又是怎樣的動人心神。我不知道千年前那位唐代的才子,是怎樣撫平了心中的惆悵,卻只是固執地在花瓣中尋覓著他灑落的淚滴和遺憾。
花草無意,流水無情,這意與情,其實皆為人之心思所生。一首詩,讓我心緒難平,歲歲年年;一段情,讓我愛怨交織,年年歲歲。而我由此感悟到的便是這桃花的艷麗只因沾了憂傷,才讓人銘心記憶,這不僅是藝術的魅力,更是愛情的魅力
因此,對于悲劇和憂傷,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但又想,倘若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悲劇的話,那么,這是我人生的詩意呢,還是我人生的苦難?但無論如何,在這個季節里總有桃花,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她那陽光一樣的笑容或是憂傷的笑容,都會照亮我的眼睛和心靈。
桃花依舊笑春風,那是我走過千年的精靈,憂傷而又熱烈的精靈。(選自《株洲晚報》)
《唐朝的桃花》閱讀題目
1.文中所說的“三月的桃花總是和唐代那個美麗幽怨的故事連在一起的”這句話中“唐代那個美麗幽怨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1)于是,這喧鬧枝頭的桃花,就有了一絲淡淡的憂傷,一絲灼灼的憂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那被桃花熏香的微風,就那么多情地牽著我的衣角,跳過我的心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概括江南桃花的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說“對于悲劇和憂傷,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的桃花》閱讀答案
1.指的是唐代匆匆行走著的那個趕考的才子崔護在《題都城南莊》中所寫的物是人非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1)這里運用了擬人手法,作者看到桃花,觸景生情,自然而然想起《題都城南莊》那首詩,引發那種物是人非的傷感。
(2)這里運用了反襯的手法,通過寫北方春天桃花的絢爛、溫柔綻放的不動聲色的美,引出下文江南的桃花的憂傷。
3.溫婉多致,風姿綽約,芬芳悠長,但核心依然是充滿著淡淡的憂傷。
4.桃花的艷麗只因沾了憂傷,才讓人銘心記憶,這不僅是藝術的魅力,更是愛情的魅力。但無論如何,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她那陽光一樣的笑容或是憂傷的笑容,都會引發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讓我們的內心在憂傷中充滿熱情。(意對即可)
看了“唐朝的桃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