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閱讀答案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閱讀材料
我蹣跚地走出屋門,走進院子,一個真實的世界才開始提供憑證。
太陽曬熱的花草的氣味,太陽曬熱的磚石的氣味,陽光在風中舞蹈、流動……西蕃蓮顧自開著碩大的花朵,蜜蜂在層疊的花瓣中間鉆進鉆出,嗡嗡地開采。蝴蝶悠閑飄逸,飛來飛去,悄無聲息仿佛幻影。棗樹下落滿移動的樹影,落滿細碎的棗花。青黃的棗花像一層粉,覆蓋著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聲音,有些縹緲不知所在的聲音--風聲,鈴聲,還是歌聲?說不清,那聲音清朗,歡欣,悠悠揚揚不緊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喚,執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尋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我邁過高高的門檻,艱難地走出院門,眼前是一條安靜的小街,細長、規整,兩三個陌生的身影走過,走向東邊的朝陽,走進西邊的落日。東邊和西邊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連接著什么,惟那美妙的聲音不驚不懈,如風如流……
夢是什么?回憶,是怎么回事?
倘若在五十光年之外有一架倍數足夠大的望遠鏡,有一個觀察點,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天空中美妙的聲音,便一如既往。如果那望遠鏡停下來,停在五十光年之外的某個地方,我的一生就會依次重現,五十年的歷史便將從頭上演。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過取決于觀察,取決于觀察的遠與近。比如,當一顆距離我們數十萬光年的星星實際早已熄滅,它卻正在我們的視野里度著它的青年時光。
時間限制了我們,習慣限制了我們,謠言般的輿論讓我們陷于實際,讓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閉目塞聽不敢妄為。白晝是一種魔法,一種符咒,讓僵死的規則暢行無阻,讓實際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晝的魔法之下扮演著緊張、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談舉止一切思緒與夢想,都仿佛被預設的程序所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靜中自由的到來。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的軀體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輪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脫離開殘廢的軀殼,脫離白晝的魔法,脫離實際,在塵囂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
風,四處游走,串聯起夜的消息,從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晝忽略了的心情,我一心向往的只是這自由的夜行。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閱讀題目
1.作者輕輕地來的“神秘”在第四段中有哪些體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段文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從哪些角度表現院中景物的生機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說“我一心向往的只是自由的夜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題為“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文中處處透著“輕靈飄逸”之意。結合全文,談談文中是從哪些角度體現“輕輕”二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閱讀答案
1.(1)天降罕見大雪;
(2)年輕漂亮的母親,卻生了我這個“丑東西”。(意對即可)
2.本段文字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答對任兩個即可),從氣味、形態、聲音等方面描寫了充滿活力的院中景物。(意對即可)
3.因為白晝是一種魔法,一種符咒,讓僵死的規則對人施行了種種限制,人的思緒、夢想、言談等都變得程序化了,而黑夜讓人脫離了白晝的魔法,獲得自由。參透人生,追求自由,向往精神的解放。(意對即可)
4.描寫的景物是輕柔的;回憶的往事是瑣碎平淡的;筆法是輕靈的;思緒是飄忽的;對生死是看得很淡的。(答出一點即可)
看了“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