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親情守望閱讀答案
《楊絳的親情守望》閱讀材料
1997年,錢楊二老的獨女錢瑗去世,一年后,纏綿病榻的錢鐘書也走了。“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yǎng)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后’,錯了次序就糟糕了?!卞X鐘書纏綿病榻的日子,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狀,魚要做成粥,一個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楊絳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時間,錢鐘書在北京醫(yī)院,女兒在西郊,楊絳這么大年紀兩邊跑。一家三口人,后來一下走兩個,尤其是女兒的走讓她毫無思想準備,這個打擊太大了!“我們仨失散了”,但是她一滴淚都不掉。
“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睌科饐视H之痛,當年已近九十高齡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人們驚訝地發(fā)現,沒多久,這位纖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
十多年來,面對時間這位嚴酷的判官,楊絳仿佛大戰(zhàn)風車的“堂吉訶德”,越戰(zhàn)越驍勇:翻譯、寫作之外,她還一人攬下了整理錢鐘書學術遺稿的工作,那是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恐怕難以想象,一個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負荷的重擔。
對于悲痛和酸楚,她卻從不多著一字,潺潺緩緩,舉重若輕。
(摘自《時代報告》,原文有刪改)
《楊絳的親情守望》閱讀題目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錢鐘書去世時,楊絳一滴淚都不掉,主要是因為楊絳認為‘夫在先,妻在后’是自己的意愿,她覺得丈夫的成就比自己突出,甘愿做他背后的支持者。
B.楊絳為被批斗的丈夫據理力爭,悉心照料重病的丈夫,并最后攬下整理丈夫學術遺稿的工作,這都是對丈夫的“親情守望”的具體表現。
C.從外表看,楊絳是一位柔弱的嬌太太,但從錢鐘書被貼了大字報后以及她自己被批斗時的種種表現看,她卻讓很多同事及領導對她刮目相看。
D.楊絳痛失女兒和丈夫后,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沒多久,竟然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梢姡瑢W⒂诠ぷ鲹崞搅藯罱{先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
E. 文中的楊絳飽經生活磨難,在痛苦中永不妥協(xié)、永不放棄,永遠保持著云淡風輕的態(tài)度,心中無怨亦無恨。
8.請結合文中傳主的具體表現,簡要分析楊絳的人格魅力。(4分)
9.文章是如何刻畫楊絳的形象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分)
《楊絳的親情守望》閱讀答案
7. 選B 3分,選C 2分。A錯在“她覺得丈夫的成就比自己突出,甘愿做他背后的支持者”,D錯在“撫平了楊絳先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E錯在“永遠保持著云淡風輕的態(tài)度,心中無怨亦無恨”
8. (1)“__”初期錢鐘書被貼了大字報,楊絳就在當中一角貼了張小紙條澄清;批斗會上,跺著腳,怒不可遏地據理力爭,突出楊絳的勇敢無畏。
(2)“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丈夫、女兒同時住在不同的醫(yī)院,且兩家醫(yī)院距離遠,年近九十的楊絳不得不兩邊跑。體現了她對親人(丈夫和女兒)深沉的愛;
(3)丈夫、女兒相繼離去,一滴淚都不掉,斂起喪親之痛堅持工作。突出她的堅強。
(4)年近九十的她仍從事翻譯、寫作以及整理錢鐘書學術遺稿的艱辛而繁重的工作。表現她對學問的畢生追求及自強不息的精神。
(5)下放到河南信陽時,總是“笑嘻嘻的”,還對大家說“__”對她最大的教育就是與群眾打成一片。表現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人的友善。
(答到一點給1分,最多給4分。意思對即可,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 ①側面描寫:引述葉廷芳的話突出楊絳的勇敢無畏。②正面描寫:如細節(jié)描寫,在大字報的一角貼小紙條澄清對丈夫不符合事實的指控,體現了她的正直、忠貞;看到墳堆想到“死的人多冷啊”,體現了楊絳的善良;語言描寫,“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體現了她對丈夫的深沉的愛;“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表現了楊絳的堅強和對丈夫的忠貞。③對比手法:在批斗大會上楊絳的表現與他人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楊絳的堅強勇敢。
(側面描寫2分,可以有其它的例子;正面描寫2分,不必局限于細節(jié)和語言兩方面,只要屬于正面描寫的都可給分;對比1分。)
看了“楊絳的親情守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