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豐子愷老友閱讀練習及答案
《緬懷豐子愷老友》閱讀材料
我先從子愷的人品談起,因為他的畫品就是他的人品的表現。一個人須是一個藝術家才能刨造出真正的藝術作品。子愷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論笑貌,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藝術的,無一不是至愛深情的流露。他的漫畫可分兩類,一類是拈取前人詩詞名句為題,例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指冷玉笙寒》《黃蜂頻撲秋千素,有當時纖手香凝》之類;另一類是現實中有風趣的人物的剪影,例如《花生米不滿足》《病車》《蘇州人》之類。前一類不但有詩意而且有現實感,人是現代人,服裝是現代的服裝,情調也還是現代的情詞;后一類不但直接來自現實生活,而且也有詩意和諧趣。兩類畫都是從紛紜世態中挑出人所熟知而卻不注意的一鱗一爪,經過他一點染,便顯出微妙雋永,令人一見不忘。他的這種畫風可以說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妥帖結合。
子愷的文化教養是既廣且深的。他早年學過西畫,所以懂得解剖和透視。他到日本留過學,接觸到日本的浮世畫和日本文學,曾翻譯過一些小說,晚年還譯完《源氏物語》這樣的巨著。不過形成他的人品和畫品的主要還是中國的民族文化傳統,他熟悉中國詩詞,又從弘一學過書法,下過很久的功夫。他告訴過我,每逢畫藝進展停滯,他就練寫章草或魏碑,練上一段時期之后,再回頭作畫,畫就有些長進,墨才“入紙”,用筆才既生動飛舞而又沉著穩健,不至好像飄浮在紙上。從子愷的例子我才開始懂得中國“詩畫同源”和“書畫同源”的道理。
子愷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漫畫家和木刻家,他對畫藝的功績,將來歷史會有公論。我所惋惜的是他的幾十年的畫稿已大半散失,僅存的只有青年書店印行的一部《子愷漫畫選集》,現在在市上已不易找到。這部選集倒是選得很精,而且是由他本人進行木刻的,我希望關心漫畫和木刻畫的出版界領導能設法使這部選集再印出來,這不應該是件難事。
《緬懷豐子愷老友》閱讀題題目
15.簡要闡釋畫線處加引號的“欣然微笑”一詞的表現作用。(5分)
16.為什么豐子愷每逢畫藝進展停滯時則練章草或魏碑?這給你什么啟示?(4分)
17.綜觀全文,簡析概括朱光潛筆下的豐子愷形象的特點。(8分)
18.文章以“這不應該是件難事”戛然收尾,試結合全文,簡析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感情。(4分)
《緬懷豐子愷老友》閱讀題答案
15.有呼應和強調作用(1分),呼應前面“欣然微笑”(1分),強調豐子愷始終如一的待人和氣(1分)。而與后文同樣加引號強調的“黃昏思想”呼應(或:野比后文“黃昏思想”濃厚)(1分),則又似乎流露出豐子愷內心的隱約苦悶(1分)。
16.原因:因為豐子愷明白“書畫同源”的道理。(1分)
啟示:藝術是相通的,人生其它領域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在人生路上面臨與豐子愷相同的處境時,也應像他一樣,學會暫時放下,不要在一個萬面鉆牛角尖,而應拓展到相通的其它方面去學習、積累,當有了一定積淀后困境也自然突破了。(3分)
17.豐子愷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人品畫品俱佳。(總述,2分)人品方面;①他經常欣然微美、待人一團和氣,但又“和而不流”,渾然本色,沒有一點世故氣。②他積極參加創辦立達學園和開明書店等的籌備工作,是一位既有教育理想又有實干精神的藝術家。③他師從弘一法師,對老師忠實且充滿深摯的情感。畫品方面:他熱愛漫畫和木刻,在繁忙中只要有片刻閑暇,他都不忘他的漫畫和木刻。②他的文化教養既廣且深,既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也受到中國的民族文化的熏陶。③他熟悉中國詩詞,作品常拈取前人詩詞名句為題,微妙雋永。
他苦練書法,畫風生動飛舞而又沉著穩健。(其它要點各1分)
18.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流露了作者復雜的感情,有對朋友深切的緬懷之睛,(1分)有對朋友曾經受到迫害而含冤去世的不平之意,(1分)有對豐子愷的畫稿散失的惋惜遺憾,(1分)有對相關部門在“__”結束后仍對被迫害致死的文化名人遺著的搶救工作未能足夠重視的不滿情緒。(1分)
看了“緬懷豐子愷老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