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答案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原文閱讀一:
③199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簡直是“怪人”:遠離政治,從不拋頭露面,整日浸泡在書本中和實驗室內,甚至在諾貝爾獎桂冠加頂的當天,他還如常地到實驗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國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領域,崔琦居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腦盲”。他研究中的儀器設計、圖表制作,全靠他一筆一劃完成。而一旦要發電子郵件,也都請秘書代勞。他的理論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我沒有時間趕上!
④人的一生很短暫,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這時候,放棄就成了一種大智慧。放棄其實是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棄一些對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⑤貪婪是大多數人的毛病,有時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放,就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焦慮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棄的人,結果卻什么也沒有得到。
⑥放棄是一種睿智。盡管你的精力過人、志向遠大,但時間不容許你在一定時間內同時完成許多事情,正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眾多的目標中,我們必須依據現實,有所放棄,有所選擇。
⑦如果在放棄之后,煩亂的思緒梳理得分明起來,模糊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搖擺的心變得堅定起來,那么放棄又有什么不好呢?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習題
13.第③自然段舉崔琦“電腦盲”的例子,意在闡明什么哲學道理?請簡要分析?(2分)
14.聯系上下文,說說第⑤自然段是從什么角度進行論證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分)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參考答案:
13.放棄和獲得不是矛盾的,不可調和的,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只有放棄丁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14.從反面進行論證,用“貪婪”所造成的后果來證明不愿放棄就不能更好獲取這個道理,使論證更有力。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原文二:
①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看似玄虛,實則大都有具體指向。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而人生百年極其短暫,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有時舍得放棄,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②199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簡直是“怪人”遠離政治,從不拋頭露面,整日浸泡在書本和實驗室內,甚至在諾貝爾獎桂冠加頂的當天,他還如常地到實驗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國科技研究的前沿領域,崔琦居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腦盲”。他研究的儀器設計、圖表制作,靠他一筆一劃完成。而一旦要發電子郵件,也都請秘書代勞。他的理論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我沒有時間趕上!
③放棄是一種睿智。放棄一些對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選定人生必需的“目標”,持之以恒,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④然而,貪婪是大多數人的毛病,有時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放,反而給自己帶壓力、痛苦、焦慮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棄的人,結果卻什么也沒有得到。正如柳宗元《哀溺文》的永之善游者,就因為舍不得放棄腰千錢,結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⑤放棄其實是為了得到,知其不可而棄之,知其可為而為之。如果在放棄之后,煩亂的思緒梳理得分明起,模糊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搖擺的心變得堅定起,那么放棄又有什么不好呢?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習題
15.本文的心論點是 (2分)
16.文章開頭引用老子的話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②-④段在論證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內容加以闡述。(4分)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閱讀參考答案:
15(2分)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16(4分)①引出心論點(2分);②作為道理論據論證心論點(2分)。
17(4分)文章②-④段采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2分),第②段舉“怪人”崔琦的例子從正面闡明只有學會放棄才能獲得更多成功的道理,第④段舉《哀溺文》永之善游而溺死者,從反面論證什么都不愿放棄的人,結果卻什么也沒有得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