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留仙寫書文言文閱讀答案
《蒲留仙寫書》閱讀材料
相傳先生居鄉里,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于人。
作此書時,每臨晨攜一大磁罌,中貯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于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書方告蕆。故筆法超絕。
故筆法超絕。王阮亭聞其名,特訪之,避不見,三訪皆然。先生嘗曰:“此人雖風雅,終有貴家氣,田夫不慣作緣也。”其高傲如此。繼而漁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執不可。又托人數請,先生鑒其誠,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讀竟,略加數評,使者仍持歸。時人服先生之高品,為落落難合云。
《蒲留仙寫書》閱讀題目
1、解釋文中帶陰影的詞。
居() 于() 置()
語() 是() 方()
2、比較下列各組詞的不同意義。
①為 為村中童子師() ②故 故筆法超絕()
凡為足下道者() 溫故而知新()
3、用文的話概述《聊齋志異》的特點
4、“故筆法超絕”與前文的哪些詞句相照應?(2分)(原文回答)
“筆法超絕”原因是什么?(3分)
《蒲留仙寫書》閱讀答案
1、居(居住) 于(向) 置(放置)
語(搭話) 是(這樣) 方(才)
2、①為 為村中童子師(擔任,動詞) ②故 故筆法超絕(所以,副詞)
凡為足下道者(向,介詞) 溫故而知新(舊的(知識),名詞)
3、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于諸子,非僅抗于左史、龍門也
4、答:(1): 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于諸子
(2):①搜奇說異②歸而粉飾③持之以恒
《蒲留仙寫書》參考譯文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用筆精確簡約,他寓意的地方不著痕跡,他的筆法脫胎于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馬遷學的。
傳說蒲松齡先生住在鄉下,境遇落魄沒有伴偶,性格特別怪僻,當村中孩子的老師(就是私塾老師),家中貧窮自給自足,不求于人。
創作這本書時,每到清晨就拿一個罐子,里面裝著苦茶,而且還拿一包煙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墊著蘆襯,坐在上面,煙和茶放到身邊。見行人經過,一定強留他們和自己談話,搜羅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異的傳說,和人聊天的時候知道了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給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煙,一定讓(那些行人)暢談才可以。每聽說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筆修飾而記錄下來。 就這樣二十多年,這本書才完成。所以他的筆法非常絕妙。王阮亭聽說先生的大名后,特地來拜訪他,他卻避而不見,拜訪了三次都是如此。先生曾經說過:“這個人(指的是王阮亭)雖然風流儒雅,但終究是富貴氣象,我是一介農夫不方便與其來往。”可見先生品格是多么高尚。后來王阮亭(號漁洋山人)想花三千金買下先生的稿件,替他刊登,他執意不肯。王阮亭又找人幾次去請先生,先生感激他的誠懇,于是讓使者趕快步行去給他送稿件。阮亭一晚上就把稿件讀完又略微加以批注,使者仍將批注完的稿件帶回。當時的人們都佩服先生的高雅品格,認為他特別突出,與世俗難合。
看了“蒲留仙寫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