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曹劌論戰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文言文閱讀題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活用的詞語。
(1)一鼓作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你的理解用原文填空。
(1)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魯莊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劌關于“為何追逐齊國軍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莊公作為“肉食者”,他的“鄙”表現突出,用自己的話從下列方面簡要說說。
(1)政治方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軍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人處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縱觀全文,你認為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劌論戰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犏”通“遍”,遍及,普遍。
2.(1)名詞作動詞,擊鼓;(2)形容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3.(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4)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4.(1)為下文寫莊公張本(鋪墊);(2)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5.(1)魯莊公平庸無能,他把戰爭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種靈的身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2)他急切求成,又說明他軍事上無知。(3)能聽取曹劌的合理的意見,不一意孤行,說明他還不是一個昏君。
6.①戰前準備充分,取信于民,這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這是“人和”因素。②選擇了有利的地點。長勺在魯國,魯國進行的是反侵略戰爭,這是“地利”因素。③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時機,待“彼竭我盈”之時,后發制人,抓住了恰當的追擊時機,詳察敵情,確證無埋伏時,乘勝追擊,大獲全勝。這是“天時”因素。總之,魯國取勝的原因,在于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看了“曹劌論戰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