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傳文言文答案
《王粲傳》文言文閱讀
《王粲傳》文言文習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西京擾亂,皆不就 就:就任
B、下車即繕其甲卒 繕:整治
C、粲恒典之 典:掌管
D、其強記默識如此 識:認識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王粲才華出眾的一組是( )
①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
②博物多識,問無不對
③海內(nèi)回心,望風而愿治
④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⑤用相比較,不誤一道
⑥文武并用,英雄畢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粲才華出眾,幼小時就受到當時的名人蔡邕的贊賞推重,司徒征召他做僚屬,皇上下詔任命他為黃門侍郎,他都沒有就任。
B、王粲勸劉表的兒子劉琮歸順太祖曹操。太祖任命劉琮為丞相府屬官,賜以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
C、王粲將袁紹、劉表兩人與曹操進行對比,稱贊曹操不僅能夠收納賢人豪杰,而且能夠讓他們各盡其才。
D、王粲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撰寫文章,一揮而就,即使時人反復斟酌推敲,也比不上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3分)
(2)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nèi)之俊杰也。(3分)
(3)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gòu)。(4分)
《王粲傳》文言文答案
1.D
2.B
3.B
4.(1)王粲進來以后,眾人見他年紀小,身材又矮,在座的都很吃驚。
《王粲傳》文言文翻譯
王粲,字仲宣,是山陽高平人。
漢獻帝向西遷都,王粲也遷居到長安,左中郎將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驚。當時蔡邕的才學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權(quán)重,受到重視,常常車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賓客滿坐。蔡邕聽說王粲在門外來訪,倒穿著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紀輕,體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暢的孫子,有奇異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書籍應(yīng)當全部送給他。”十七歲時,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黃門侍郎的官職,因為西京擾亂,都沒有去接受官職。于是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因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揚并且隨隨便便、不拘小節(jié),不太重視他。劉表死了后,王粲勸劉表的兒子 劉琮,讓他歸附了 曹操。曹操召用王粲為丞相掾,并且賞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曹操在 漢水之濱設(shè)酒宴,王粲雙手捧杯敬賀說:“當今 袁紹在 黃河以北起兵,仗著人多,立志吞并全國,然而他愛賢才卻不能使用賢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離開了他。劉表在荊州一帶從容不迫,安閑自在,暫時不動,觀察等待時機,自認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壓倒商朝)。在荊州躲避戰(zhàn)亂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眾的人,劉表不知重用他們,所以國家危急卻沒有輔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時候,剛到那里就整頓武器裝備,招攬豪杰而重用他們,而縱橫馳騁天下;等到 平定了 長江、漢水,招納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們的職位,讓天下人歸心,遠遠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 文臣武將都被任用,英雄竭盡全力,這是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的措施啊。”后來王粲被調(diào)動官職 任軍謀祭酒。魏國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職。他廣泛認識事物,知識豐富,有問必能對答。當時昔日的法度荒廢、松弛,需要創(chuàng)立新的規(guī)章制度,王粲經(jīng)常主持這件事。
當初,王粲和別人一起走路,讀路邊的碑文,那人問:“你能背誦嗎?”王粲說:“能。”那人就讓他背誦碑文,一個字也不錯(漏)。曾經(jīng)觀看人下圍棋,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被攪亂了,王粲替他們照原樣恢復,把棋子再擺上。下棋的不相信,用頭巾把棋局蓋上,讓他再用其他的棋盤把棋子照原樣擺上。擺好后用來互相核對比較,棋子的位置一個也不錯。他的很強的記憶力就像這樣好。他還擅長計算,作算術(shù),能大致通曉道理。他擅長寫文章,提筆就能寫成,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當時的人常常認為他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提筆寫成的文章。他寫下的詩、賦、論、議將近六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