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之不易文言文閱讀答案
時間:
子文2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處之不易》文言文閱讀材料
《處之不易》文言文閱讀題目
盤外無余肴:肴:
亦緣其性真素:其:
勿以我受任方州:以:
16.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2分)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
17.文中“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釋為:安于清貧是讀書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樹干拋棄了呢?這句話給我們怎樣的啟示?(2分)
《處之不易》文言文閱讀答案
15.(4分)啖:吃。肴:萊。其:他。以:因為。
16.(2分)翻譯:殷仲堪剛任(做)荊州刺史,正趕(遇或碰)上水災荒年(如錯、漏譯“為”“值”各扣1分)。
17.(2分)人不能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原來的品行、志向(如只答安于清貧給1分)(意思對即可)。
《處之不易》文言文參考譯文
殷仲堪做荊州刺史之后,正趕上水澇欠收。殷仲堪每天只吃五碗,沒有別的飯菜。飯粒掉在餐桌上,就撿起來并且吃掉它們。這樣做雖然是有心為人表率,也由于他的生性樸素。他常常對子弟們說:“不要因為我出任一州的長官,就認為我會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丟棄。如今,我處在這個位置也不會改變。清貧是讀書人的本分,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拋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這個道理。”
看了“處之不易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