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庵文鈔序文言文閱讀答案
《述庵文鈔序》文言文閱讀材料
注:①瓌,通瑰
《述庵文鈔序》文言文閱讀題目
5、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焉 端:端緒,頭緒。
B.然而世有言義理之過者 過:過分,過了頭。
C.以為文之至美,而反以為病者 病:弊病。
D.而不以自喜之過而害其美者矣 害:壞,不足。
6、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用法與意義相同的是( )
A、⑴世以此謂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 ⑵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⑴自謂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 ⑵宋何罪之有
C、⑴發而讀之 ⑵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D、⑴其體雖不必盡同于古文 ⑵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7、下列斷句準確的一項是( )
A、及先生仕/至正卿老/歸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鈔》四十卷見/寄于金陵
B、及先生仕至正卿/老歸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鈔》四十卷/見寄于金陵
C、及先生仕至/正卿老/歸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鈔》/四十卷見寄于金陵
D、及先生仕/至正卿老/歸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鈔》/四十卷見寄于金陵
8、作者為什么對青浦王蘭泉先生的《述庵文鈔》評價甚高?試歸納其原因。(4分)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其辭蕪雜俚近,如語錄而不文(3分)
⑵其故由于自喜之太過,而智昧于所當擇也。(3分)
⑶恐天下學者讀先生集,第嘆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3分)
《述庵文鈔序》文言文閱讀答案
5、D。害:妨害。
6、A。A⑴⑵以:介詞,由于,因為;B⑴之助詞。的,⑵之結構助詞,提賓標志;C⑴而連詞,承接關系;⑵而連詞,表修飾;D⑴于介詞,跟,⑵于介詞,從。
7、B。
8、他能將義理、考證、文章結合起來,卻不因為自己過分喜歡的緣故妨害文章之美;他為官的經歷奇偉特異,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每點2分)
9、⑴他們的言辭雜亂,粗俗淺顯,像語錄體,沒有文采。(俚近文各1分)
⑵原因在于對喜歡的東西喜歡得太過分,而在他應當選擇的東西(事物)上面心智卻變得愚鈍糊涂了。(昧活用1分,于所當擇也介詞結構后置1分,句意1分)
⑶恐怕天下的讀書人讀先生的文集,只會嘆服他優美的文辭,或許不明白個中的原因。(第1分,所以1分,句意1分)
《述庵文鈔序》文言文參考譯文
我曾經談論過學問的事情,有三個方面,就是義理、考證、文章。這三個方面,如果好好地運用,就能夠相輔相成;如果不好好運用,就可能會導致互相妨害。現今博學強識并且有良好的言行的人,其文章本來就高貴;孤陋寡聞并且學識淺薄的人,其文章本來就淺陋。但是世間有過于追求義理的人,他們的言辭雜亂沒有條理,粗俗淺顯,像語錄體,沒有文采;有過于追求考證的人,他們的文章就會到了瑣碎繁繞的地步,言語沒完沒了。自以為文章美到了極點,卻反而因此成了弊病,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對喜歡的東西喜歡得太過份,而在他應當選擇的東西(事物)上面智性卻變得愚鈍糊涂了。天生有才能的人,他的文章雖美但不能沒有偏重,所以能兼有三者長處的是最為寶貴的,然而兼具了眾長之中也還是會有不足。(這樣看來)難道充分運用上天給的才華,而且不因為才華而自我蒙蔽的人不是很難得的嗎?
青浦王蘭泉先生,他的才能是上天賜予的,是三者兼具的人才。先生寫的文章,具有唐宋名家高雅的韻味,飄逸的氣度,且文章議論考證,言辭漂亮卻不煩瑣,內容廣博卻不繁雜,精細周到卻不會把意思說盡。這是因為他善用上天給他的、能兼長的才能,卻不因為自己過分喜歡的緣故妨害文章之美。先生當官長期隨軍征戰,在梁州、益州等地奔走,歷覽萬里之景,輔助國家成就安定邊疆的杰出功業。于是他取用這些奇異的見聞,闡發成為奇偉、卓異的言辭寫成古文,這是別人所不曾有的。世人因此說那是上天幫助而成就了先生文章,好像唯獨先生和別人不一樣。我卻說這并非是先生與眾不同之處,先生能用盡自己(三者兼之)能,并好好地承受上天給予他的稟賦,這才是他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我年輕時在京城認識先生,當時先生才三十歲,我心里就很重視崇尚他的才能。到先生官至正卿,年老歸來海上,自己修定文章名為《述庵文鈔》,共四十卷,從金陵寄給我。打開來讀,自認為能粗略地懂得先生深刻的用意。恐怕天下的讀書人讀先生的文集,只會口嘆服他優美的文辭,或許不明白個中的原因,所以我不能隱藏自己愚陋的見識,不能不清整地(把這些見識)告訴天下人。至于先生的詩集和其他著述,體裁雖然不一定和古文相同,但一概用我這些話來探求,也都可以體會到其中極美妙的地方。
看了“述庵文鈔序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