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戒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自戒》文言文閱讀材料
《自戒》文言文閱讀題題目
B.譎佞殘妒,塞于胸間 譎:詭詐
C.使得時則以勢劫之矣 劫:劫持
D.期為君子之歸 期:希望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遺善為閭里傳 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懼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C.妄以言議人,則幾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
D.終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視也,亦若此也
3.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行之人”忠孝仁義,修身正己,為人稱道,無論其貧賤富貴,都可結(jié)交親近。
B.作者為人行事緊隨父親足跡,唯恐有所背離,表現(xiàn)了他對父親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寫法上,文章將“有行之人”和“無行之人”進(jìn)行對比,意在為“自戒”張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誡自己并勸諫他人努力加強(qiáng)道德修養(yǎng),以達(dá)到君子的境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有行之人,綱紀(jì)森然,動皆法度。(3分)
(2)雖貧乏不以為不足,無故與之猶不受,況妄謀乎!(4分)
(3)得若人而交之,非損我者也,實益我者也。(3分)
5.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B.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
D.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自戒》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1)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jì)嚴(yán)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貧困也不認(rèn)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dāng)手段去謀取呢!
(3)得到這樣的人并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實在是對我有好處。
5.【答案】B
《自戒》文言文參考譯文
有品行,即使非常貧賤,仍是可以交往的人;沒有品行,即使大富大貴,也不值得親近。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jì)嚴(yán)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從不曾超越法理違背本分。放縱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君子,即使貧困也不認(rèn)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dāng)手段去謀取呢!他們(追求)“忠孝仁義”,與家人和睦,對鄉(xiāng)人和藹,不把禍害留給他人,斷然不會有后患。沒有品行的人,心胸間充滿詭詐、獻(xiàn)媚、兇殘、嫉妒;一心所想到都是觸犯法理的事,這類人貪婪的口水流滿了嘴角,并吞據(jù)有的心思強(qiáng)烈如熾烈的火焰。這種人一旦得到機(jī)會,就會倚仗權(quán)勢威逼強(qiáng)奪(他們想要的事物)。這樣的人很有心計,即使死了,他們的殘余勢力仍然對世人有害,必然難以善終。百姓有品行,可以保全自身、守護(hù)家業(yè)、保護(hù)子孫,遺留的善行也將被同鄉(xiāng)人流傳;公卿丞相沒有品行,也會使自身滅亡,使家業(yè)敗亡,使國家衰亡,甚而至于丟掉整個天下。遺臭萬年,被后世人恥笑。不妨做個判斷:無品行的卿相,尚不如有品行的百姓。得到這樣的人并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的名聲),實在是對我有好處。但是如果有個這樣的人在我面前,他卻想要拒絕我,怎么樣去得到這樣的人(的認(rèn)可)來和他交往呢?與其擔(dān)心他人拒絕我,不如把他人拒絕我的理由反過來被我自身拒絕,大概就可以(結(jié)交到他們)了。隨意的用話語來議論他人,就接近于是小人了;能夠反省自身,就不失為君子了。我終其一生都應(yīng)該實踐這句話啊。我年少無知,只希望沿著父親所走過的路行走,小心謹(jǐn)慎,唯恐有所違背,玷辱了父母(的名聲)。但愿自己能堅定的走入正道,期待著最終成為真正的君子,所以寫下這篇文章,作為對自己的警誡。
看了“自戒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