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七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論語》七則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②子日:“君子食無求他,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③子日:“飯疏食飲水,由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④子日:“衣敝缊袍與衣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使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日:“是道也,何足以臧?”
⑤子貢問為仁。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⑥子貢問日:“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日:“未可也。”“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⑦子謂子貢日:“女與回也。孰愈?”對日:“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七則文言文閱讀題
(1)給加線句斷句。
(2)從①則中,我們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30歲,“不惑之年”指的是40歲;我們常說50歲已年過半百,而60歲則稱為___________,70歲稱為___________之年,八九十歲高齡則稱為___________之年。
(3)第⑥則中,孔子指出的是辨別好人與壞人的標(biāo)準(zhǔn)。那么他認(rèn)為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好人呢?什么樣的人又能稱得上是壞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則中“愈”為“較好”的意思。子貢認(rèn)為自己不如顏回的原因是什么?孔子的答話表明孔子是怎樣一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語》七則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袍/立/者/與
(2)花甲;古稀;耄耄
(3)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4)回能聞一知十,而子貢則只能聞一知二。表現(xiàn)了孔子的謙虛嚴(yán)謹(jǐn)。
看了“《論語》七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