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龔遂傳文言閱讀答案 龔遂字少卿閱讀答案
漢書龔遂傳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余,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
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盜賊于是悉平,民安土樂業。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蓄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數年,上遣使者征遂,拜為水衡都尉。水衡典上林禁苑,官職親近,上甚重之。以官壽卒。
漢書龔遂傳文言文閱讀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二千石不能禽制 禽:通“擒”,捉拿
B.遂乃開倉廩假貧民 假:借貸,借給
C.秋冬課收斂 課:征收
D.水衡典上林禁苑 典:掌管
5.下列句子中,能正面表現龔遂“能治”的一組是 (3分) ( )
①內諫爭于王,外責傅相 ②丞相、御史舉遂可用
③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 ④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
⑤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 ⑥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宣帝時期,渤海郡及其相鄰郡縣因饑荒動亂不安,當時的太守無力平息。丞相和御史大夫舉薦龔遂,宣帝就下旨讓龔遂任渤海太守。
B.龔遂為宣帝指出了渤海動亂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渤海的方針,皇帝聽了很高興,并特許他可以不受法律條文限制,給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C.龔遂到任后,沒有武力鎮壓為盜賊的饑民,而是采取了安撫的政策,使得轄區內的盜賊很快自動解散,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D.龔遂在平亂之后,又以身作則,改變奢侈之風,鼓勵百姓致力耕織,同時處理好訴訟案件,從而使渤海呈現出富庶太平的景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5分)
譯文:
(2)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5分)
譯文:
漢書龔遂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4.A。通“諍”,規勸。
5.A(解析:正確的斷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王陽以數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6.B(解析:“漢宣帝初見龔遂就非常賞識他”一句表述有誤,依據原文“時遂年七十馀,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一句可知,漢宣帝初見龔遂時并不喜歡他,更談不上賞識。另外“加官晉爵”也錯)
7.(1) 當面指責昌邑王的過錯,以至昌邑王捂著耳朵起身離開,說:“郎中令太會羞辱人了。”(得分點:“刺”“至”“愧”)
(2) 昌邑王讓左右侍從回避(后),龔遂說:“大王知道膠西王做無道之事而滅亡的原因嗎?” (得分點:“辟”“所以”“無道”)
漢書龔遂傳文言文參考譯文
龔遂字少卿,是山陽郡南平陽縣人。因為通曉儒學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劉賀行為舉止大多不合正道,龔遂為人忠誠厚道,剛毅有節操,在朝堂內對昌邑王進行規諫,在朝堂外批評昌邑王的太傅、丞相等左右大臣,引經據義,痛陳禍福,(有時甚至)到了落淚的地步,正言直諫沒有絲毫懈怠。當面指責昌邑王的過錯,以至昌邑王捂著耳朵起身離開,說:“郎中令太會羞辱人了。”以至國中人都害怕畏忌他。昌邑王曾經長期與養馬駕車、宰殺牲畜的奴仆一起飲酒作樂,隨意賞賜,沒有節度,龔遂入宮拜謁昌邑王,哭泣著用膝蓋爬行,左右侍從見此情景都禁不住流下眼淚。昌邑王說:“郎中令為什么哭泣?”龔遂說:“我為社稷危亡而痛惜!希望(大王)給我機會訴說我的看法。”昌邑王讓左右侍從回避(后),龔遂說:“大王知道膠西王做無道之事而滅亡的原因嗎?”昌邑王說:“不知道。”龔遂說:“我聽說膠西王有個諛臣叫侯得。膠西王的所作所為與桀紂一樣,而侯得卻認為可以與堯舜相比。膠西王很喜歡他的諂諛之辭,曾經與他起居一處,只聽侯得的話,以致落到亡國的下場。如今大王親近眾小人,沾染上各種惡習,這是存亡的關鍵,您不可以不謹慎啊。請允許我選擇一些通經術有品行的侍從郎官與您共處,平時起居多誦讀《詩》《書》,熟悉禮儀,應該大有益處。”昌邑王答應了。(后來)趕上漢昭帝駕崩,(因為)沒有子嗣,昌邑王劉賀承嗣即位,他原先的官屬都征召入京。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最終因淫亂而被廢黜。原昌邑群臣因犯“陷大王于惡行不道”之罪,都被處死,(因為這)被殺掉的有二百多人,只有龔遂與王陽因多次正言直諫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頭發服徭役。
漢宣帝即位后,過了很長時間,渤海郡及其相鄰地區鬧饑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皇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宣帝自遠處看見,認為龔遂與所聽說的不符,心中對他有輕視之感,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我十分擔憂。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盜賊,而使我不再憂慮呢?”龔遂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為饑寒所困,而(當地的)官吏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渤海岸邊耍弄耍弄罷了。現在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說:“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說:“我聽說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不能著急;只能慢慢來,才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許我見機行事。”宣帝答應了(這一要求),外加賞賜黃金給龔遂,還為他增派了驛車。(龔遂)進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到了,(便)派兵來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并)傳達文書命令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罷去。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是盜賊。龔遂單獨乘車來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都散去了。龔遂于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行安撫管理。
龔遂發現渤海郡一帶的風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于是他便親自做表率。追求儉樸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自此)渤海郡內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足充實。訴訟停止了。
過了幾年,宣帝因為龔遂年老不能擔任公卿,讓他擔任水衡都尉一職。宣帝很看重他,龔遂在官任上壽終。
看了“漢書龔遂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