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袁宏道天目閱讀理解
天目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①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②凡山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③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凡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yuǎn)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yuǎn)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⑵結(jié)室⑶之想矣。
④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guān)。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睛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jìn)曰:“荒山僻小,不足當(dāng)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⑷,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yù)。”因大笑而別。
【注】⑴袁宏道:明朝散文家,與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為明代著名散文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主張“獨(dú)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 ⑵出纏:脫離塵世的煩惱 ⑶結(jié)室:佛門弟子聚會祈禱 ⑷分:緣分
天目文言文閱讀題
23、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4、作者描述了天目山有七絕,請概括其中“三絕”和“七絕”分別是描述的什么?(2分)
25、對“荒山僻小,不足當(dāng)巨目,奈何?”解釋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2分)
A、荒山偏僻矮小,不足夠擋住巨大的眼睛,怎么辦?
B、偏僻矮小的荒山,不足以與高貴的客人相配,怎么辦?
C、偏僻矮小的荒山,不能夠擋住巨大的眼睛,怎么辦?
D、荒山偏僻矮小,不能滿足巨大的眼睛,怎么辦?
26、作者在第②段中的描寫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請舉例分析其妙處(3分)
天目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23、(2分)運(yùn)用對比,以突出下文所寫的天目山的特點(diǎn)。
24、(2分)寺廟建筑精妙 茶香和筍味清遠(yuǎn)
25、(2分)B
26、(3分)比喻,如“五絕”作者寫云寫出了云的各種特點(diǎn),將絕壑下的云比作棉突出了云的柔和,又比作浪寫出了云奔騰而來的氣勢,將放眼望去的云比作琉璃海寫出了在陽光下明麗的反光和運(yùn)動開闊;將山巔的云比作浮萍。寫出了云漂浮在天際,輕盈之態(tài)。
看了“天目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