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閱讀答案
《秋懷》原文閱讀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秋懷》閱讀習題
1. (1)頷聯描寫秋景,但并未具體細膩地描寫秋景情態,請問運用了什么手法?該聯在詩中有哪些作用?(3分)
(2)詩人秋懷“黯然”的原因具體有哪些?試作分析。(4分)
(3)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復雜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2.(1)“悲”是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從全詩來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體內容?(4分)
(2)賞析頷聯“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在表達上的特點和作用。(4分)
3. 名家云:“歐陽公文字好者,實而有條理。即章法嚴謹,絲成繭成。”請你就本詩的“章法結構”上的特點做一具體分析。(6分)
4. 本詩語言精練,但蘊情豐富,試就其情感意蘊做一分析。(5分)
答案:
《秋懷》閱讀答案
1.(1)白描。(1分)作用: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詩人心情的“黯然”;(1分)承接首句“節物豈不好”進行描寫(或照應首聯“節物豈不好”)。(1分)
(2)感嘆國事,心情悲傷;(1分)身居高位而無補于國家,心懷羞愧;(1分)想歸隱田園卻一時難以實現,心中無奈;(1分)雙鬢因悲憂而蒼白。(1分)
(3)詩人從感念“節物”出發,借景抒情,(1分)表達了詩人憂世有心而救時無術,既慕隱居而又難能如愿,熱愛生活和感嘆國事的復雜感情。(3分)
2.(1)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雜而雙鬢蒼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祿而十分羞愧。③面對美好的秋景而無心欣賞。“④歸隱園田的心愿一時無法實現。(4分。每個要點l分)
(2)頷聯將“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這幾個名詞聯綴在一起,使用純白描手法,不著一個動詞,卻寫出了西風里酒旗招展、細雨中菊花盛開的動態景象。(2分)這兩句以樂景寫哀情,照應首聯“節物豈不好”,從反面襯托突出了詩人心情的“黯然”。(2分)
3.參考:結構嚴謹是這首詩的突出特點,它就像蠶吐絲成繭,層層傾吐一絲不亂。
首聯用反問句式,點明自己熱愛自然而又心緒黯然的矛盾,不能不引起讀者的疑問。2分。頷聯承首句描繪“節物”,詠盡節日佳趣。1分。頸聯承第二句做了回答,因“感事”(感嘆國事,連鬢發都因悲憂而變得斑白了)和“包羞”(自己實在羞于過這種食厚祿而于國無補的茍且生活。1分。尾聯表明抉擇,不想“黯然”,就憤然思歸(鹿車,借用佛家用語,以喻歸隱山林。我何日才能駕起鹿車,回到潁東去過躬耕田畝的生活呢?2分。
4.參考:對自然的熱愛;感嘆國事衰微、對與世浮沉的茍且生活的厭惡;對歸隱山林、過躬耕田畝生活的渴盼等。“情感意蘊”答兩處3分,三處4分。適當分析1分。
《秋懷》閱讀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和感嘆國事的復雜情感。首聯說應季節時令而產生的景物難道不好嗎?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卻這樣令人心神沮喪呢?頷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續描繪“節物”,詠盡秋日佳趣。那么,究竟為何而心緒黯然?該聯采用白描的手法,將酒旗招搖于西風中,菊花在細雨中盛開之景形象描述,以樂景襯哀情照映首聯,并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心情的黯然。頸聯告知我們,詩人因感嘆國事,連雙鬢都因悲憂而變得蒼茫了!自己實在羞于過這種食厚祿而于中無補的茍且生活,所以尾聯便寫作者歸隱的思想。這就是詩人心緒黯然的所在。
秋天,草木黃落,原野蕭條。蒼涼凄清的景象,最易觸動離人游子的傷感,勾起羈旅行役的鄉愁。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首開其端,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從各自的身世經歷,以“悲秋”、“秋興”、“秋懷”為題,抒發了思鄉懷人的感慨。如黃庭堅的“茅堂索索秋風發,行繞空庭紫苔滑。蛙號池上晚來雨,鵲轉南枝夜深月。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絕。湖水無端浸白云,故人書斷孤鴻沒。”(《秋懷》二首之二)便是這類感秋抒懷詩中的佳作。這兩首《秋懷》詩,并未憑秋色訴離情,托秋意寫別恨,而是借秋景表達他們的憂國之心,格調高致。
歐陽修詩的首聯“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用反問句式,點明自己熱愛自然而又心緒黯然的矛盾。秋天不僅令人心曠神怡,而且是五谷登、山果熟、菊黃蟹肥的季節。這樣的季節,本應令人欣喜陶醉,為什么反而使詩人黯然神傷呢?--這就不能不引起讀者的疑問。頸聯承第二句,對此作了回答:“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要理解這兩句,先須了解“感事”和“包羞”的內涵。詩人幼孤家貧,生性節儉,而今已有豐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顯然不是個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國家大事。如果說上句尚屬隱約其詞,那么,下句便由隱約而明朗:所謂“包羞”,即指所作所為于心不安,只感到恥辱。
歐詩從感念“節物”出發,借景抒懷,表達了作者憂世有心而救時無術,既慕隱居而又難能如愿,熱愛生活和感嘆國事的復雜感情。羅詩則表現了深切的亡國之痛,如“凄涼”、“那堪”、“風雨”及“氈寒”等詞,無一提及國勢,卻洋溢著作者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焦灼以至失望憤慨的情緒,含蘊是深廣的。
歐詩尾聯借用佛教用語,憤然思歸:“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鹿車,借用佛家語,此處以喻歸隱山林。兩句意謂:何日才能駕起鹿車,回到潁東去過躬耕田畝的生活呢?詩人以“賢者避世”之想,表現了對與世浮沉的茍且生活的憎惡。歐陽修《六一居士傳》自述,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故號六一居士。參照這一自述,可以清楚看出,歐陽修的“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即有儒家憂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看了“秋懷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秋天的懷念 閱讀題的答案
2.2016年閱讀秋天的懷念閱讀題答案
3.秋天懷念閱讀題答案
4.2016青海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5.2016年河北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