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淺原見桃花閱讀答案
《敷淺原見桃花》閱讀材料
《敷淺原見桃花》閱讀題目
1.請簡要描繪一、二兩句詩人“見”到的景色。
2.全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敷淺原見桃花》閱讀答案
1.答:暮春時節(jié),細雨霏霏,桃花隨著雨點,四下亂飛;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隨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yún)s力不從心,跌落塵土,被污泥濁水所沾染。(找準(zhǔn)景物得1分,抓住特點得1分,描寫準(zhǔn)確得1分,共3分)
2.答:既有對落花遭遇的感傷、憐惜,又有對雙燕銜花的驚喜、慶幸,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共三點,答到其中任意一點得2分,答到二點得3分)
《敷淺原見桃花》賞析
這是一首寫暮春桃花的詩。這個題材,被詩人用來寫傷春、寫惜春,已經(jīng)寫得很熟了。難得的是,作者一反過去低回凄婉的老調(diào),別起蹊徑,抒發(fā)出追求美好、執(zhí)著生活的熱情。
詩人在敷淺原所見的桃花,并非陽春煙景中盛開之花,而是花期已盡時的落花。落花總是報告著春將歸去的消息,因此詩人看花時節(jié)當(dāng)是暮春。春去花落,在多愁善感的詩人的筆下,或則描寫惜花、憐花的心腸,或則發(fā)抒惜春、傷春的感情,情調(diào)多是低回凄婉、哀怨悲切的。然而劉熙載說:“詩要避俗,更要避熟。”(《藝概·詩概》)詩人在這里即一反常情,自出心裁,生動地表現(xiàn)了暮春殘紅的另一番風(fēng)韻。
一二句的描寫很精彩,在那“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的季節(jié)里,桃花身不由己,紛紛離開枝頭,和著雨水一個勁兒地往下落,所以說“桃花雨”。這是從李賀詩“桃花亂落如紅雨”句化出。待雨過天晴、清風(fēng)徐來時,那些花瓣(碎紅)又都被風(fēng)扶起,飄拂紛飛,蒙蒙亂撲行人面,來與人親近,逗人喜愛,嫵媚之極,動人之極。舞罷以后,才悠悠下墜,“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隨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盡管力不從心,委落塵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寫得極有血肉,極富靈性。
如果說詩歌一、二兩句主要是側(cè)重從人愛花、人惜花這個角度來描繪意境,展開詩意的話,那么,詩歌三、四兩句則是從燕惜花、燕愛花這個獨特的視角來抒發(fā)詩人的情思。一、二句流露悲傷、凄切之情,三、四句表達驚喜、慶幸之意。正當(dāng)詩人為桃花流水而發(fā)愁的時候,正當(dāng)詩人為桃花染泥而擔(dān)憂的時候,不知從哪兒飛來雙雙燕子。它們也懂得陪春憐香,它們也懂得呵護美麗,它們將那些凋零在泥地上的花瓣小心銜起,然后輕盈起飛,落到人家華堂,畫梁西畔。燕子多情,銜花上梁,筑巢相伴,備加珍惜;桃花有知,化為燕泥,與燕相伴,無怨無悔。花與燕,交相輝映;情與意,相生相隨。燕子是有靈性的,有情趣的,它們想留住桃花,留住美麗的春天;桃花也是有靈性的,通情意的,它們雖然凋零破碎,但還是找到了安身之處,棲息之所。它們應(yīng)該感到幸運。詩人描寫飛燕惜花,花有歸宿,其實是在婉轉(zhuǎn)表達自己的憐惜之意,呵護之心。“何處”是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是撲面而來的驚喜,也是情不自禁的激動。“一時”是敏銳的發(fā)現(xiàn),快捷的反映,還是擔(dān)憂、顧慮,這些可愛的燕子啊,生怕桃花被污泥濁水玷污了,一下子把它們銜起,存放在畫梁之上。“畫梁”一詞暗示華堂之上,雕梁畫棟,彩繡輝煌,燕子在這兒筑巢定居,桃花在這兒遇到知己。桃花原本是美麗高潔的事物,當(dāng)然只能存放在這些華美尊貴的場所。這種安排,體現(xiàn)了詩人的愛心和智慧。如果詩歌結(jié)尾不是寫燕子銜花飛上畫梁之上,而是窮苦人家的破屋朽梁,這可能就要委屈了桃花,摧折了桃花。細微之處見匠心,詩人的確是用心良苦,愛心感人。
看了“敷淺原見桃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