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答案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材料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注】①辛棄疾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姜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了卓越軍事才能雨愛國熱忱。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卻遭受排擠,經常被調來調去,先后擔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作此詞時,辛棄疾已年屆40,是辛棄疾離開揚州溯江上行將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懷。②樓觀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蘇軾詩句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思是說三國時吳國基業始成,而孫權就匆匆離開人間。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題目
1:這首詞蘊含著作者的復雜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4分)
2:這首詞在表達技巧方面有何特點?請作簡析。(4分)
1、滿江紅是這首詞的 。(1分)
2、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由江行沿途所見山水引發回憶,蘊含著久別重逢之慨。
B.長為客三字深懷憂憤,強烈地表達了長年客居他鄉的寂寞與凄涼以及對故鄉的思念。
C.吳楚地,東南坼?;枚鸥Φ脑娋鋮浅|南坼,貼切表現出江行所見景象的壯闊。
D.旌旗未卷頭先白用借代的手法表達戰爭未勝利而自己的頭發卻先花白的感傷與悲嘆。
3、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一句,寫夢中所行,有和獨特的表達效果?結合全詞請簡要賞析。(4分)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答案
1:這首詞通過對往昔英雄人物的追憶與今朝他們了無陳跡的嘆息, 作者既渴望能如英雄一樣建功立業,又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同時,還對自己這樣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被朝廷調來調去的之行感到失意和無奈。
2:這首詩因江行興感,卻沒有對江上和岸上的景物作任何具體描繪,而是將現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有機的結合,采用了一種直抒胸臆的方式,來指點江山、懷古論今,感嘆人物命運人事多乖,抒發胸中的郁悶與不平。
1 .詞牌名(1 分)
2 . B ( 3 分)
3 .示例:夢中行遍,恰恰是現實中無法做到的。現實中希望能為國請命的愿望,無數次的想,只能由夢中實現,強烈地襯托出多年來詞人雄心壯志未能實現的內心的寂寞與愁苦。(4 分)
看了“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