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敬傳》文言文答案
《王克敬傳》文言文閱讀
元統初,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罷富民承佃江淮田,從之。松江大姓,有歲漕米萬石獻京師者,其人既死,子孫貧且行乞,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克敬曰匹夫妄獻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
(選自《元史·王克敬傳》,有刪改)
《王克敬傳》文言文習題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必嚴兵自衛,如待大敵 等待
B.脫有釁,吾當坐 禍患
C.事聞,朝廷嘉之 贊許
D.勒其還趨直沽 命令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以內外艱不上 ②悉去之,撫以恩意
B.①豈有軍士懷恩德來歸而不之納邪 ②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
C.①拗蕃者例籍其貨 ②其人既死
D.①比待命,民且死 ②子孫貧且行乞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王克敬“為官尚寬”的一組是(3分)
①悉去之,撫以恩意 ②訴于克敬,愿還本鄉
③脫有釁,吾當坐 ④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
⑤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 ⑥乃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一個從軍征討而身陷日本的吳人隨日本商人來到中國,希望回到家鄉,王克敬極力主張接納他。
B.鄱陽出現嚴重饑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倉糧食救濟饑民,王克敬為他辯護,為此被提拔為監察御史。
C.外任紹興路總管時,郡中按人口征鹽,百姓被強制征收弄得貧苦不堪,王克敬請求減少上交鹽額。
D.元統初年,擔任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時,王克敬請求取消除富民租種江淮農田的規定,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克敬曰匹夫妄獻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具以上聞,眾不能奪,商人德之。
②脫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王克敬傳》文言文答案
5.(3分)A(待,應釋為“防備”)
6.(3分)D(且:將要,副詞。A以:因為,介詞;用,拿,介詞;B而:但,轉折連詞;不譯,連詞,表修飾;C其:他們的,第三人稱代詞,作定語;那,指示代詞。)
7.(3分)B(②寫征討日本陷于其國的士兵向王克敬申訴;③表現王克敬的敢作敢當;④表現王都中的為政愛民。)
8.(3分)B(“王克敬為他辯護”與“被提拔為監察御史”沒有因果關系。)
9.(10分)(1)(4分)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克敬曰/匹夫妄獻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每錯兩處扣1分,“弗足”后可斷可不斷。)
(2)(6分)①(王克敬)將這些情況向上詳細呈報,眾人不能駁倒他,商人感激他。(3分,“德”1分,大意2分。大意主要落實在“具”“聞”“奪”三字上,每錯一個扣1分,扣完2分為止。“具”也可譯成“全部”,“奪”也可譯成“改變”。)
②如果他們常年這樣往返,確實應該治罪。(3分,“脫”1分,大意2分。大意主要落實在“信”和“罪”上,每錯一個扣1分。“罪”也可譯成“懲罰”或“處罰”。)
《王克敬傳》文言文翻譯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出仕以后,多次升遷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檢校。調任奉議大夫、順州知州,因遇父母喪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監督百姓與日本人互相貿易。在此之前,前往監督的官員擔心外國心理不可揣測,必然要嚴密部署軍隊自衛,如同防備強大的敵人一樣。王克敬到任,全部撤走軍隊,用恩惠撫安撫他們,日本人都俯首收斂,不敢喧嘩鬧事。有一個從軍征討而身陷日本的吳人,此時跟從日本商人來到中國,向王克敬申訴,希望回到家鄉。有人擔心這樣會成為禍端,王克敬說:“哪有士兵懷念國家恩德回歸祖國卻不接納他的呢!如果有什么禍患,我承擔罪責。”此事上報朝廷,朝廷贊許他。鄱陽出現嚴重饑荒,總管王都中取出官倉的糧食救濟饑民,行省官員想治他擅自打開官倉的罪,王克敬說:“鄱陽離此地有千里之遙,等到行省發布命令,饑民將會餓死,他做了仁愛之事,而我們卻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嗎?”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監察御史,不久調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紹興路總管,郡中按人口征鹽,百姓被強制征收弄得貧困不堪,王克敬于是進言請求減少鹽額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從海外運貨來貿易的人抽稅,違背貨運協定的人照例沒收他們的貨物,商人以風水無常為由進行辯解,有關部門不聽從。王克敬說:“某貨出某國,所在地有遠有近,貨物有輕有重,他們冒著重重險阻,出入于萬死之中,放棄近路走遠路,放棄重貨運輕貨,難道符合人情嗎?”將這些情況向上詳細呈報,眾人不能駁倒他,商人們感激他。被提拔為江西道廉訪司副使,改任兩浙鹽運司使,首先減少紹興百姓食鹽稅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為湖南道廉訪使,調任海道都漕運萬戶。這一年,正當天歷之變,從海路運糧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沒有完成運輸任務,又將糧食運回南方,行省想治督運官員的罪,命令他們又運回直沽。王克敬說:“如果他們常年這樣往返,確實應該治罪。現在他們歷經萬死,完好地將漕運的糧食運回南方,難道不是沒辦法才這樣做嗎!”于是他讓他們統計運送的石數,附帶裝在次年漕運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聽從了他的建議。入朝擔任吏部尚書,奉命出使到淮安,從馬上摔下來,在吳中養傷。
元統初年,起復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求取消除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規定,朝廷聽從他的建議。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運萬石大米獻給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孫窮得將要行乞,有關部門仍然每年征收,不夠就混雜在松江田賦之中,讓百姓負責交納。王克敬說:“匹夫亂獻大米,求取名爵來求得一人的榮耀,如今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經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讓全郡的人都受他的損害,國家的用度難道就少這一萬石糧食嗎?”詳論此事,免除其所獻糧額。
《王克敬傳》文言文注釋
①內外艱:父母喪事。②誅求:強制征收。③抽分舶貨:向從海外運貨來貿易的人抽稅。④拗蕃:違背貨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