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 本名孝伯”閱讀答案
“崔光 本名孝伯”
常日:“孝伯之才,固今日之文宗也,”尋以本官兼侍中、使持節,為陜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經述敘古事。還,以誄謨之功,進爵為伯。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見于色,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逝d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為奴婢,后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贖免。高祖聞而嘉之。雖處機近,曾不留心方案,唯從客論議,參贊大政而已。
高祖每對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無意外咎譴,二十年后當作司空。”其見重如是。又從駕破陳顯達。世宗即位,正除侍中。初,光與牽彪共撰國書,太和之末,彪解著作,專以史事任光。彪尋坐廢。世宗居諒闇①,彪上表求成《魏書》,詔許之,彪遂以白衣于秘書省著速。光雖領史官,以彪意在專功,表解侍中、著作以讓彪,世宗不許。延昌二年,世宗幸東宮,詔光日:“令當為太子師傅。”光起拜固辭,詔不許。
即命肅宗出,從者十余人,敕以光為傅之意,令肅宗拜光。光又拜辭,不當受太子拜,復不蒙許。四年正月,世宗夜崩。光迎肅宗于東宮,安撫內外,光有力焉。正光元年冬,賜光幾杖、衣服。二年春,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光年耆多務,疾病稍增,而自強不已,常在著作,疾篤不歸。
四年十月,肅宗親臨省疾,詔斷賓客,中使相望,為止聲樂,罷諸游眺。十一月,疾甚,薨,年七十三。肅宗聞而悲泣,儒者榮之。 (節選自《魏書》)
【注】①諒闇:居喪時所住的房子。
“崔光 本名孝伯”習題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B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C.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D.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和六年”的“太和”是三國魏明帝曹睿的年號。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包括謚號、廟號、年號和尊號。文中的“延昌二年…‘正光元年”中的“延昌”“正光”都是指年號。
B.“拜中書博士”的“拜”是授予官職,文言文中表示古代仕宦的詞語很多。如文中“轉著作郎…領史官”的“轉”“領”,分別為“調動官職…兼任官職”的意思。
C.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以后各朝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因時而異,文中的“進爵為伯”是說崔光的爵位升到了伯。
D.古代關于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名稱是根據死者的身份而確定的?;噬纤涝晦?,王宮諸侯死日崩,大夫死日卒,士死日不祿,平民死日死。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祖經常稱贊崔光的文學才華,稱他為當時的文壇宗師,并很欣賞他的為政才能,在擊敗陳顯達后,正式升他為侍中。
B.崔光家里十分貧困,但是他十分好學。入朝為官后,很受高祖的重視優待,后因為制定策略的功勞進爵為伯。
C.世宗讓崔光擔任太子師傅時,崔光推辭,世宗未同意;后來世宗讓太子拜見崔光,崔光又拜謝推辭,不肯接受太子的的拜禮,又沒有被允許。
D.肅宗十分重視崔光,聽說崔光生病后,就親自到崔光家中去,又下詔說在崔光生病期間,禁止官員打擾他養病。
7.翻譯文中劃線句子。(10分)
(1)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5分)
(2)光年耆多務,疾病稍增,而自強不己,常在著作,疾篤不歸。(5分)
“崔光 本名孝伯”參考答案
4.B
5.D
6.A
7(1)有攻擊誹謗他的,他一定用好話回報,雖受誹謗,始終不為自己辯白對錯。
(2)崔光年老而事務繁多,疾病逐漸增多,但他自我勉勵不停止,常住在官府中,病重時也沒有回家。
看了“崔光本名孝伯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小重山 詩歌鑒賞閱讀帶答案
2.《題破山寺后禪院》詩歌閱讀的答案
3.《次石湖書扇韻》詩歌閱讀題及答案
4.校園詩歌應更有生氣和銳氣閱讀題答案
5.漁家傲·秋思 詩歌鑒賞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