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懷示鄰里》閱讀答案
《春懷示鄰里》①陳師道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④。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注】①此詩寫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1094年,陳師道被朝廷視為蘇軾余黨,罷職回家。②蝸成字:蝸牛爬過之處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稱為蝸篆。③僧:作者自指,自嘲自己像個游方和尚,經常浪跡在外。④兩衙:眾蜂簇擁蜂王,如朝拜時兩旁站著的侍衛,稱為蜂衙。
《春懷示鄰里》習題
8.詩的首聯描繪了怎樣的環境?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全詩表現了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春懷示鄰里》參考答案
8.斷裂的墻被雨淋濕,蝸牛爬行留下歪斜的“字跡”。老屋久無人住,任憑燕子飛來做巢。(3分)描繪了蕭條破敗、凄涼冷清的居住環境。(2分)
9.首聯雖寫生活清苦,但詩人苦中作樂,“蝸成字”、“燕作家”寫出了詩人閑適樂觀的心境。頷聯寫自己也想外出追尋點兒歡聲笑語,但又怕歸來后鬢角會更染上塵沙。顯示出詩人雖處于貧困之中,仍然保持著傲然的情操,不愿在塵世中追名逐利。頸聯即景抒懷:先寫風翻蛛網,卻是網開三面,昆蟲仍好有個避開的去處;次寫雷動蜂衙,那些蜂兒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擁簇在一起。而人在塵網之中,卻是紛擾不斷,屢屢觸壁,難有回旋的余地,表達了他對人生坎坷、世路崎嶇的慨嘆。尾聯寫自己屢屢失約,沒能與“南鄰”賞春,充滿了傷春傷時的遺憾之情。(每種情感1分,結合詩句分析2分,答滿2種情感得滿6分。)
《春懷示鄰里》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以“斷墻”“老屋”,點明所居的簡陋。殘破的墻壁上,在春雨淋濕之后,蝸牛隨意爬行,留下了歪歪斜斜的痕跡。老屋因久無人居,所以任憑燕子飛來做巢。作者在這里不寫“老屋無人”,而代以“無僧”,實際上是自嘲的戲筆。表明他也不過像個游方和尚而已,是經常浪跡在外邊的(有人以為,作者租住僧房,故說“老屋無僧”。但無佐證)。作者居住在這樣的老屋之中,可見生活的清苦。
第三四兩句:“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逐塵沙。”寫他也想外出追尋點笑語的機會,無奈又感到歸來之后,鬢角上更會染上沙塵。這兩句顯示作者雖然處于貧困之中,仍然保持傲然的情操,不愿在風塵中追逐。
第五六兩句:“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即景抒懷,屋角的蛛網,檐口的蜂巢,在“風翻”、“雷動”的情況之下,形成了老屋的風光,而“開三面”、“趁兩衙”,則是有所寄寓的筆墨。作者先寫風翻蛛網,卻是網開三面,昆蟲仍好有個避開的去處。次寫雷動蜂衙,那些蜂兒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擁簇在一起,就衙門里排衙一樣。而人在塵網之中,倒是網張四面,受到黨禍牽連,難有回旋的余地。過去他雖曾奔走多年,此時依舊有途窮之感,不似蜂兒還有走動的機會。語意中對世路崎嶇深表慨嘆。
結尾兩句:“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此二句表明他在現實的情況下,平白地辜負了春天,雖然鄰家幾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約而失去機會,此時或許還有有未開的花兒。[1]
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反映宋詩的新趣味還在于它在看似純粹的、很地道的白描形象中暗暗地搬動著書卷,使得它看似非常瑣細,其實卻大有來頭。[4]
此詩詞語講究,情感深細,意境新奇。結構則跳躍錯落,寫景、敘事隔聯相承。處處體現詩人細致、求新的構思。
看了“《春懷示鄰里》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春聲和春深閱讀題答案
2.感受春天閱讀題答案
3.古詩中的春天閱讀題答案
4.春天的心閱讀題答案
5.《北國的春風》閱讀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