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基傳閱讀答案(2)
4、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民或援丞裾相爾汝,弗責也。(3分)
(2)民無道,眾辱我,君乃釋之,何輕我至是耶?(3分)
(3)為吏者宜宣布德澤,為民除疾苦,寧少數匹驢耶?(3分)
5、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3分)
萬夫長易俊原獨恃驍勇,與麾下數十人遁入山谷保險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陰侯吳良承詔求寇已移檄旁縣兵且集召德基計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狀,奈何激之使生變乎?不若先以計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選自宋濂《吳德基傳》)
吳德基傳閱讀參考答案:
1、B
[解析] 此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脫:如果。
2、C
[解析] 此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①是說德基不在意別人的輕視。⑥是說德基聽從宋濂的勸誡。
3、C
[解析] 此題考查概括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會沒有人代為賠償”的說法過于絕對。原文中德基說“誰當代償耶?”,意思是說這事的后果比較難處理,但并不是說沒有人來賠償。
4、 (1)老百姓有人拉著吳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稱,(吳德基)也不責怪。(“援”“相爾汝”、句意各1分)
(2)老百姓不講道理,當眾侮辱我,你竟然釋放了他們,為什么輕視我到這般地步呢?(“乃”、反問句句式、句意各1分)
(3)做官的人應當宣揚傳布恩德,為老百姓解除困苦,(國家)難道還缺少幾頭驢嗎?(“宣布”“少數”、句意各1分)
5、與麾下數十人遁入山谷/保險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陰侯吳良承詔求寇/已移檄旁縣/兵且集/召德基計事。
[解析] 文言斷句首先要通曉文意,然后再沿波探源抓標志。本題以語言內部相對完善的獨立單位為主,考查對文意的把握。
吳德基傳譯文:
吳德基,名履,是婺州蘭溪人。官吏向朝廷舉薦了(他),(他)被任命為南康丞。南康這個地方民風剽悍,那里的人認為南康丞是一個書生,輕視他,吳德基像往常一樣。幾個月后吳德基完全了解了南康的弊病,(并)把(它們)揭露了出來,全縣人為之震驚并且臣服(于他)。吳德基于是更加用寬容之政來教化他們。老百姓有申訴,(吳德基)就讓百姓上前與(他)訴說實情,從不加以呵斥;老百姓有人拉著吳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稱,(吳德基)也不責怪。
縣令周以中剛剛到任時,要征調民力轉運物資到州郡而沒有找到人,縣令親自到鄉里征調民力。有一個人逃走了,(被抓到后,)(縣令)命令吏卒鞭打了這個人。(遭受鞭打的這個人)不服氣,逃到了山里,并辱罵縣令:“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憑什么這樣做呢?”縣令發怒了,吏卒又趁機用一些話語說動縣令,想誣陷那一鄉的百姓圖謀錢財,于是縣令抓了六七個人下獄,看管得非常嚴厲。吳德基認為百姓沒有罪過,親自來巡察監獄,大聲命令獄卒釋放那幾個人,獄卒用其他的借口推辭。吳德基捶破監獄的門放走了那些人,并說:“你們無罪,回去告訴你們的家人不必害怕。”然后吳德基就去向縣令匯報,縣令大怒,說,“老百姓不講道理,當眾侮辱我,你竟然釋放了他們,為什么輕視我到這般地步呢?”吳德基說:“冒犯您的只是一個平民百姓,那些鄉鄰有什么罪過?況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哪里能成為你個人泄憤的工具?”縣令感到很慚愧,這件事才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