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說道德閱讀答案
《重說道德》閱讀材料
有些問題很樸素:為什么不能弱肉強食欺男霸女?為什么需要人權、公正、自由、平等以及均等化福利?為什么不能做假藥、毒酒、細菌彈、文憑工廠?……如果利己成為唯一興奮點,如果“利益最大化”無所限制,那么這一切其實不值得大驚小怪,并沒有特別堅實的理由來支持否定性結論,來推論你必須這樣而不能那樣——這是理性主義最大的系統漏洞,邏輯幫不上忙的地方。接下來的事情是,考慮到司法體系并非由機器人組成,心亂勢必帶來世亂,從而催生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直至越來越多的身份高危化——從礦工到乘客,從食客到醫生,從裁判到交警,從乞丐到富翁,從稅務局到幼兒園。有時候,即便經濟形勢還不錯,比三百年、五百年前更是強多了,但官民矛盾、勞資糾紛、民族或宗教沖突等仍然四處冒煙地高壓化,一再滑向極端主義和暴力主義。人們很難找到一種精神的最大公約數,來超越不同的利益,給這個易爆的世界降溫。
文明發育動力的減弱也難以避免。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科學和藝術雖貴為社會公器,卻也常常靠逐利行為來推動。在實用技術領域以外,在探求真理最高端而又最基礎的某些前沿,很多偉大藝術“沒有用”的——想一想那么多差一點餓死的畫家和詩人;很多科學也是“沒有用”的——想一想那些尚未轉化或無望轉化為產業技術的重大發現,比如大數學家希爾伯特所公布的23個難題,還有陳景潤那迷宮和絕路般的(1+1)。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文明大爆炸,至今讓后人受惠和妒羨的思想界群星燦爛,包括古希臘和古中國的百家并起,恰恰是無利或微利的作為,以至蘇格拉底孓然就戮,孔子形如“喪家犬”。十六世紀以后的又一次全球性文明大跨越,時值歐洲大學尚未脫胎于神學經院,距后來的世俗化運動還十分遙遠。出入這里的牛頓、萊布尼茲、伽利略等西方現代科學奠基人,恪守誡命,習慣于祈禱和懺悔,從未享受過發明專利,不過是醉心于寒窗下的胡思亂想,追求一種思維美學和發現快感而已,堪稱“正其宜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急其功”(董仲舒語)的西方版。
人類史上一座座宏偉的文明高峰已多次證明:小真理是“術”,多為常人所求;大真理涉“道”,多為高士所赴。大真理如陽光和空氣,幾乎惠及世界上所有的人,惠及人類至大、至深、至廣、至久卻是無形無跡的方面,乃至在常人眼里顯得可有可無,因此并無特定受益對象,難以產生交換和權益,至少不是在俗利意義上的“有用”。不難理解,尋求這種大真理往往更需要苦行、勇敢、誠懇、虛懷從善等人格條件,需要價值觀的暖暖血溫。高處不勝寒,當事人不但少利而且多苦,只能是非淡泊者不入,非擔當者不謀,非獻身者不恒,差不多是一些不擅逐利的呆子。
一個呆子太少的時代,一個術盛而道衰的時代,我們對如火如荼的知識經濟又能抱多大希望?“為什么沒有出現大師?”不久前一位著名物理學家臨終前的懸問,是提給中國的,但也不僅僅是提給中國的吧?
(《天涯》雙月刊2010年第6期)
《重說道德》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5分)
A.人類是一種特殊動物, 個體和群體的雙重性與生俱來。
B.文中用“磚瓦們要求從房屋退回泥土”的類比,是為了說明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C.對弱肉強食欺男霸女等系列問題,作者認為這一切其實不值得大驚小怪,并沒有特別堅實的理由來支持否定性結論。
D.那些尚未轉化或無望轉化為產業技術的重大發現,在俗利意義“沒有用”,但對社會文明“有用”。
E.大真理并無特定受益對象,難以產生交換和權益,追求大真理的人要淡泊,有擔當,有獻身的精神
小題2: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中合理的一項是( ) (3分)
A.利己是人與動物都共有的,因此,只有克服了利己性,社會才可能避免出現一次次的價值迷茫。
B.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身份高危化,避免滑向極端主義和暴力主義,必須用理性主義來解決沖突。
C.歷史上一些科學家,如牛頓、萊布尼茲、伽利略等西方現代科學奠基人,他們不謀其利,不急其功,是追求大真理之人。
D.只要我們不受世俗“有用”“無用”標準的束縛,重視對大真理的追求,中國就會有大師出現。
小題3:為什么我們對繁榮的知識經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4分)
小題4:縱觀全文,作者認為道德的作用是什么? (4分)
《重說道德》閱讀答案
小題1:D E
小題2:C
小題3: 因為在當今社會,追求“有用”(“有利”)小真理(2分)的常人很多,追求“無用”(“無利”)大真理(2分)(或不擅逐利,探求真理最高端而又最基礎的某些前沿)的高士太少。所以,作者認為我們對繁榮的知識經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若只回答因為這個時代是“一個呆子太少的時代,一個術盛而道衰的時代”,沒有適當解釋的,只給1分)
小題4:①道德的意義,盡力阻止人類退回動物的利己本能,形成一種精神自凈裝置,一種社會凝結機能,以圖保護整體的利益。(文中第二段) ②道德具有約束的力量,讓人們找到一種精神的底線,來超越不同的利益,給這個易爆的世界降溫。(文中第三段) ③促進文明發育的動力提升,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4分。一點2分,兩點給3分,三點給4分。意思對即可。)
看了“重說道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