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閱讀答案
《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閱讀材料
先秦歷史散文,如《左傳》《戰國策》已出現傳記雛形。有的整篇較集中記敘某個人物的片斷事跡,刻畫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作者可能主觀上是記敘歷史,客觀上已顯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傳記。如《左傳》中“鄭伯克段于鄢”,寫鄭莊公為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與弟、與母親的矛盾沖突。故事頭尾完整,人物形象鮮明,但受編年體史書的體例限制本篇沒有寫出鄭莊公的主要生平事跡。因而這一片斷還只是傳記的雛形。有的人物事跡散見于幾年的連續敘事中,則較能反映出相對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傳》中“晉重耳之亡”,較連貫地寫了晉公子重耳從出逃到返國奪位的19年經歷,寫出了重耳性格的發展過程。這也是傳記的雛形。《戰國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個人物為中心,記敘其片斷事跡,具有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如寫戰國策士馮諼、蘇秦、張儀、刺客荊軻等人的言行活動,事跡相對完整,能表現他們的性格。這些人的故事也是傳記的雛形。
《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先秦傳記文學當時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觀念,沒有區分文學與非文學的意識。
B.人類為了保存自身的實錄并為了紀念祖先,產生了歷史學和傳記文學。
C.《生民》《公劉》人物事跡太簡略,偏重贊美,未能刻畫人物的個性。
D.《戰國策》寫策士馮諼、蘇秦、張儀、刺客荊軻等人的故事也是傳記的雛形。
小題2: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圍繞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有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當屬于傳記文學。
B.先秦諸子散文記載本學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跡,應是傳記文學。
C.《左傳》《戰國策》的作者主觀上是記敘歷史,客觀上已顯示人物形象,類似小說創作。
D.“鄭伯克段于鄢”因為受編年體史書的體例限制沒有寫出鄭莊公的主要生平事跡,所以它只是傳記的雛形。
小題3:根據原文內容,不代表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A.我國的歷史學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最早最發達的學科。
B.《生民》《公劉》是記錄與歌頌周部族先人的英雄傳說。屬史詩性質,也是傳記體。
C.《孟子》《莊子》的記敘,有的可視為傳記片斷;有的則是寓言故事,不屬于傳記。
D.作者認為:傳記文學既是人類自身實錄,因而就要寫出人物主要生平事跡,要有完整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個性等。
《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閱讀答案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B
看了“先秦傳記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