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奇葩說明文閱讀答案
《海底奇葩》說明文閱讀材料
珊瑚蟲造珊瑚礁的速度非常慢,塊狀種類的珊瑚年增長不過數厘米,板狀者年增長 4—5厘米,枝狀者年增長10厘米以上。珊瑚群體能像樹上長芽一樣在邊緣上長出芽體。每個芽體實際上就是新的珊瑚蟲。這樣,世世代代不斷繁衍,使珊瑚不斷擴大,群體之間不斷重新聚合,積沙成丘,無數小珊瑚體就逐漸形成巨大的珊瑚礁,此后每年平均增大15厘米左右。其實,珊瑚礁的形成并非全是珊瑚蟲的功勞,許多生物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珊瑚蟲體內的藻類分泌的鈣質能緊緊附在巖石表面,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鈣形成骨骼,共同參與珊瑚礁的形成。有些種類的海綿亦有鈣質、硅質或角質骨骼,亦有造礁作用。
《海底奇葩》說明文閱讀題目
小題1:對“蟲黃藻與珊瑚蟲互惠互利”的“互惠互利”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項是( )
A.動物黃藻需要珊瑚蟲代謝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氧、磷等作為必要的營養物。
B.珊瑚蟲獲取蟲黃藻光合作用后的氧和碳水化合物,能加速生長。
C.蟲黃藻與所有的珊瑚蟲都是一種互惠互利的生存關系。
D.動物黃藻和珊瑚蟲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一旦鏈條斷了,二者都將生存不下去。
小題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珊瑚蟲從海水中吸收鈣,與二氧化碳結合生成碳酸鈣,然后釋放出結晶,逐漸長成外殼骨骼。
B.許多珊瑚蟲都是通過腸道系統聯在一起的,它們雖有許多張嘴,但只有一個共同的“胃和腸道”。
C.珊瑚蟲分布的廣度和深度不同,關鍵在于體內有無動物黃藻與其共生。體內沒有動物黃藻共生,則分布廣得多、深得多。
D.珊瑚蟲喜歡生活在水溫為13—36℃、含鹽濃度在35%之間、潔凈、湍動的海水區域。
小題3: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造礁珊瑚蟲生長區域的垂直距離通常不會超過海平面80米以下,因為共生藻類需要光合作用。
B.珊瑚蟲長成骨骼后,就將身體緊固其內,可免受海浪的沖擊。因此,海水越平靜,越適宜珊瑚蟲的生存。
C.淡水或含有過多泥漿的近海水域都不適宜珊瑚的生長,咸水區域才適宜珊瑚蟲的生長。
D.塊狀種類的珊瑚、板狀種類的珊瑚、枝狀種類的珊瑚增長速度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加速。
《海底奇葩》說明文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A
看了“海底奇葩說明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