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危機中的中國機會閱讀答案
《全球危機中的中國機會》閱讀材料
顯然,后者無助于我們逐步確立自己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獨立地位。在歷史上,兩種選擇均有前例。二戰之后,歐洲從1950年代初歐洲重建時期的煤鐵同盟開始,在1970年代初利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機會建立貨幣共同市場,直至本世紀初歐元區的確立,都沿著富有遠見的長遠戰略思路逐步推進,其中不乏反復和倒退,但大的方向始終如一,終于使歐洲市場相對獨立于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并可能成為修正國際金融體系缺陷的重要力量。
日本的例子則是相反。1980年代初,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開始開放金融市場。但日本當局真正關心的是維護原有的國內金融秩序和稅收體系,在“日美日元—美元委員會”及此后的“日美金融市場工作小組”長達十年的多輪會談中,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通盤思考,未能建立一個穩定與動態的貨幣金融體系,促進出口導向型的日本經濟轉變。二十多年來,日元匯率大幅升值、日本金融體系危機、資產泡沫破滅、經濟處于長期蕭條都與之有相當的關系。
從國家長遠利益計,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從推動建立內外平衡的經濟結構的高度,謀劃我國在未來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空間與格局,以我為主,提出一系列的綜合策略安排,即總體戰略構想。只有如此,才能在復雜的國際金融市場體系中找準方位,形成連貫的而不是矛盾的、整體的而不是零碎的政策思路,為即將展開的多邊與雙邊會談提出符合總體目標的具體建議與技術提案。
《全球危機中的中國機會》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說法中不屬于“當前的首要任務”的一項是 ( )
A.從推動建立內外平衡的經濟結構的高度,謀劃我國在未來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空間與格局。
B.以我為主,提出一系列的綜合策略安排。
C.要有總體的戰略構想,在復雜的國際金融市場體系中找準方位,形成連貫的而不是矛盾的、整體的而不是零碎的政策思路。
D.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和國際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遠遠超過預料。
小題2:下面備選項中的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面對大變局,全面考慮未來發展,結合國際金融體制的變化,制定我國的國際金融戰略。
B.我國的金融改革難以通過對美國市場的模仿復制達到。
C.對美歐關于當前危機及國際金融秩序的提議簡單應對或零敲碎打地提出一些戰術措施,有助于我們逐步確立自己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獨立地位。
D.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必須與改變國際金融環境緊密結合。
小題3: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依靠作為公共產品的現有國際金融體系參與全球勞動分工、搭便車發展的時代將繼續存在。
B.我國建立起了完整的防御經濟危機的體系,因此,這次全球經濟危機不會對我國造成任何影響。
C.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通盤思考,未能建立一個穩定與動態的貨幣金融體系,是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處于蕭條的主要原因。
D.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大調整中把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短期目標與中長期目標結合,我國就一定會抵御金融危機。
《全球危機中的中國機會》閱讀答案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B
看了“全球危機中的中國機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