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危機王小峰閱讀答案
《漢字危機》原文閱讀
為了提高書寫效率,方便學習和交流,開始出現俗字、新字,漢字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卻有不斷簡化的趨勢。是否要恢復繁體字的討論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很多漢字究竟怎么寫,它的結構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覺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國人都會使用漢字、這其中多數人就像街頭對話一樣也僅僅是用來交流,而不是用來寫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個“爨”( cuan),用簡拼敲四下就出來了,你不用去寫31畫,它比你打一個“裝”(zhuang)還少兩下,筆畫已經不是鍵盤輸入時代最讓人疼痛的問題了。那么,漢字是否還要繼續簡化就不是問題了。
漢字在任何時代都有極強的適應性,不管是刻在龜甲上,還是刻在竹簡上,還是寫在帛上,或者寫在紙上,乃至今天用計算機編碼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漢字從來沒有因為它的復雜性而被淘汰或異化。而眼前,我們漢字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它如何適應全球化進程中的語言交流和傳播。漢字在外國人看來是最難學的文字,漢語是最難掌握的語言。
《漢字危機》閱讀習題
1.下列關于“提筆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隨著電腦書寫的普及,很多人依賴電腦輸入漢字,疏于用筆寫字。
B.鍵盤輸入時代,大量候選的字碼,雖然便于選擇,但同時也容易讓人忘記字形。
C.與音索文字相比,漢字作為語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問題也是原因之一。
D.提筆忘字跟受過高等教育,掌握無數信息和知識的身份有點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項是( )(3分)
A.使用英語的國家很少存在提筆忘字現象,因為他們打字的過程就是熟悉字母、單詞的過程。
B.網絡新詞層出不窮,其中一些詞被人們賦予新的含義,但大多數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忘記,能留F來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國人使用漢字,就像街頭對話一樣僅僅是用來交流而不是用來寫作或研究。
D.如何讓漢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圍內交流和傳播,如何讓西方人更便捷學習漢字,是漢字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一般認為“提筆忘字”是指忘記字形如何寫,但事實上忘記字音怎么讀也應該屬于“提筆忘字”的現象。
B.網絡流行的新詞越來越多,越來越沒有文化含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漢語的美感。
C.漢字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卻有不斷簡化的趨勢。在鍵盤時代,作者不贊成繼續簡化漢字或恢復繁體字。
D.漢字有著極強的適應性,從來沒有因為它的復雜性而被淘汰或異化,在作者看來,漢字危機的說法危言聳聽。
《漢字危機》閱讀答案
1.D(題干問的是提筆忘字的原因,而D項是具體表現,答非所問。)
2.C(原文指的是“80%中的大多數人”,C項擴大了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