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答案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材料
西方的攝影記者在面對有些災難場面時,會發現自己的職業角色與公民道德發生沖突。記者的主要職責是報道新聞,當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與報道新聞的主要職責發生沖突時,他們就面臨著一個兩難境地。西方記者認為自己不應該卷入他們所報道的新聞事件中去,他們認為記者只不過是中立的旁觀者,不應去制止、鼓勵或改變某個新聞事實。對此,即使西方公眾也迷惑不解,有時甚至義憤不已,因為公眾認為記者應先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僅用冷冰冰的鏡頭對著他們,否則,豈不是成了一部攝影機器?哪里還有做人的起碼道德?其實,有良知的記者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是充滿困惑?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聞攝影獎獲得者,南非記者卡特,因獲獎照片引起的輿論壓力而自殺身亡,這是災難背后的災難,它給災難新聞攝影記者提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嚴峻課題,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聞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過問題遠非如此簡單,如果我們進一步往深處想,我們會發現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處,就以西貢街頭和尚自焚的照片為例,當時攝影記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將錯過最佳拍攝時機,甚至拍不出這種驚心動魄,引起大眾關注與思考的照片。要知道,這張照片曾引起巨大反響,使人們關注到西貢政府對宗教的高壓政策,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從深遠的意義上講,攝影記者這種見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為了讓問題的嚴重性曝光,避免類似悲劇大面積地發生,那么,這種冷酷究竟應怎樣評價,還值得深入探討。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題目
12. 根據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災難新聞攝影的歷史使命是用相機記錄社會上發生的種種悲劇事件,在歷史上留下人類前進中艱難的足跡。
B.羅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劇》雖然反映出戰爭的嚴酷和慘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戰爭無法剝奪人們熱愛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C.廣州某報對山東煙臺“大舜號”海難血淋淋的報道,沒有顧及受眾的感受,是相關記者追求轟動效應想出名所致。
D.獲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聞攝影獎的南非記者卡特,是因為自己的選擇和做法不被公眾理解和接受而自殺身亡的。
E.從深遠的意義上講,攝影師見死不救應不應該受到譴責還值得深入探討。
13. 下面選項不屬于“造成災難新聞攝影缺乏人文關懷的原因”的一項是(3分)
A.災難新聞攝影必須具有通過相機為歷史記錄下悲劇事件的歷史使命。
B.災難新聞攝影的畫面要有助于恢復、重建被災害破壞的精神世界。
C.有些新聞攝影者更多看到的是事件背后的轟動效應而忽略了受眾的感受。
D.新聞記者在有些情況下會為了履行報道新聞的主要職責而無法兼顧公民道德。
14. 攝影記者在面對災難場面時會面臨哪些矛盾沖突?請結合文本概括。(4分)
15. 2012年12月3日,美國紐約皇后區一座地鐵站內,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將一名原本素不相識的58歲的韓裔男子推下站臺。攝影記者烏瑪爾•阿巴斯當時正在等車,他抓拍到了韓裔男子扒住站臺的照片。(最終該男子被列車撞死。)4日,這張照片登上了報紙頭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請根據文意,評析該攝影師的行為。(4分)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答案
12、CD(C項“記者想出名”于文無據;D項卡特的死亡也與自己內心的困惑有關。)
13、B(B項說的是災難新聞攝影的價值。)
14、①展示災難新聞攝影的價值的想法與喪失人文關懷的現實的沖突
②職業角色與公民道德的沖突
③做新聞重要與做人重要的沖突
(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即可得4分)
15、①在面臨先救人還是先拍照的矛盾時,攝影記者烏瑪爾•阿巴斯選擇了先拍照,失去了挽救該男子的機會;②烏瑪爾•阿巴斯履行了他作為新聞記者的職責,但是他的行為不符合社會公共道德;③烏瑪爾•阿巴斯的這張照片或許能引起民眾對公共安全的思考,但是以犧牲一個無辜的生命為代價,是不適當的,違背了社會公共道德。(或③烏瑪爾•阿巴斯這樣做,放棄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人,用冷冰冰的鏡頭對著他們,喪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做新聞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評分要點:答案應包括對這一事件的分析和評價,各2分。若從另一方面來答題肯定攝影記者的行為,酌情給分。)
看了“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