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安放的花瓶閱讀答案
《無處安放的花瓶》閱讀材料
(4)一切都像事先預想的那樣,幾乎沒有任何意外。他始終沒有流露出對魯南半點怨憤,而且還取得他心儀的林娜滿懷感激。
(5)今天路上的車并不多。偶爾有一輛從對面遠遠馳來,剛一擦肩而過,瞬間又遠遠消失在后頭。
(6)其實,他曾不止一次對自己說,算了吧,沒必要那樣,既然他喜歡林娜,就不該與她喜歡的人過不去。他是一家投資公司老總,響應定向扶貧來到草原牧場的。林娜是牧區技術員,她長得并不出眾,他不知道是怎樣喜歡上她的,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是他離異后對任何女人所未有的。她似乎有石膏潔白的神圣。他善于掩藏內心活動,有一天林娜告訴他,等到牧區實驗室落成了,她就會與魯南確定關系時,他心里幾乎空落落沉下去了,但他還是言不由衷祝福她。
(7)今天就是草原牧區實驗室落成典禮。三個小時前,從他城里驅車趕來,典禮已經結束。當他擠開慶賀的牧民走進剛安裝完畢的實驗室時,林娜還驚喜地喊:“真沒想到,你能來……”魯南竟愣站著,一時無語。
(8)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怎么啦?建成實驗室就忘了老朋友……”接著,他雙手捧出一只精致的藍瓷花瓶,瓶里插著一束艷麗的黃玫瑰,然后,小心放置到一張擺滿化學試劑的工作臺上。
(9)“哦,謝謝,這……太貴重了。”林娜盯著花瓶驚嘆,她知道花瓶的價值,在城里,她親眼見到他花了伍仟元買下的。她沒想到,他買下來是送給她的。
(10)前方行車道上,一輛大型集裝箱運輸車緩慢地爬行著,擋住了他的前路,就像魯南當初的出現阻擋他追求的進程。他急忙減慢車速,扭動左轉向燈,謹慎地超過去。
(11)魯南是支邊來到草原牧場的。他在大學讀的是草原植被管理,一直潛心研究一種化學催化劑。按他的話說,一旦成功,對草原牧區的植被繁殖不可估量。實驗室是林娜懇請他投資給魯南建造的。沒想到,魯南用什么辦法擄走了林娜的一顆心。每每想起,他就很后悔;有多少回,以至于他想,只要實驗室沒建成功或是科研沒有成果,林娜似乎還會回到他的身邊。他終于有了一個近乎瘋狂的設計,但他提醒自己把握好分寸,不能傷及人的性命,他愛林娜,他不能讓她背負痛苦……
(12)他驅車穿過一個涵洞,拐上了高速公路,再次抬手看表,離那一刻,還有6分23秒!
(13)他為自己的精明感到愜意,盡管毀掉了那個林娜喜歡的花瓶,但那實在是極好的掩護,誰會想到炸藥封藏在那里,況且實驗室工作臺上還堆放不少危險化學物品,還有汽油……即使引爆,也在情理當中。誰也不會懷疑到是作為投資者的他干的。他深信,一旦實驗室毀了,要重建的話,林娜一定還會找他,那么他或許就有了重新追求的機會……
(14)剛才離開實驗室時,他開車送他倆回到小鎮,他們挽留他用餐,他謝絕了。現在他忽然覺得有點餓了,而他倆在哪里呢?
(15)“嘰嘰,嘰嘰……”手機響了,是林娜撥來的,他減慢車速,接聽:“你好!……”
(16)“謝謝你的鮮花,你的祝福!”林娜的語音充滿柔情,不由讓他有幾分歉意。
(17)“你能來,我很感動,其實,我知道你喜歡我,而我也……但我不能,如果那樣,人們會認為我愛的不是你,而是盯上了你的錢……”她的真誠讓他頓生負疚。
(18)他不由再次瞟眼看表,指針指向11點58分42秒。
(19)他的心懸了起來,恨不得飛車回去帶走她。
(20)她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繼續說:“你的心意,還有鮮花,我們都收下了,但那只花瓶,太貴重了,我們無處安放,剛才在小鎮下車時,我將花瓶擱在你車的后座下,你路上小心,別……喂,喂,怎么沒聲音了……”
(21)……… (《小小說選刊》2009年第5期)
《無處安放的花瓶》閱讀題目
1.文章從總體上說運用了怎樣的敘述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說說下面句子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運用了那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1)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怎么啦?建成實驗室就忘了老朋友……”接著,他雙手捧出一只精致的藍瓷花瓶,瓶里插著一束艷麗的黃玫瑰,然后,小心放置到一張擺滿化學試劑的工作臺上。
(2)“哦,謝謝,這……太貴重了。”林娜盯著花瓶驚嘆,她知道花瓶的價值,在城里,她親眼見到他花了伍仟元買下的。她沒想到,他買下來是送給她的。
3.文中的“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分析。
4.文章結尾很是精妙,試分析妙在哪里?
《無處安放的花瓶》閱讀答案
1采用了倒敘的方法,先寫“他終于下意識干了那件事”,然后再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寫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2(1)主要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方法。表現了“他”的狡黠.虛偽.陰險的性格。
(2)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既表現了林
娜對“他”一反常態的大方的祝賀方式的驚訝,又為下文“物歸原主”的情節打下了伏筆。
3文中的“他”是一個虛偽.狡黠.陰險.心胸狹窄.工于心計欲害人反害己,富有卻缺乏正確愛情觀的“老總”形象。
4文章采用了歐·亨利式的結尾,出乎意料,這樣寫尺水興波,為文章增加了波瀾,增強了可讀性;巧合正應了“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太聰明,增強了諷刺效果;最后的省略號,含蓄蘊藉,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看了“無處安放的花瓶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