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沐浴閱讀答案
《最后的沐浴》閱讀材料
(5)我知道辛勤而省儉的母親似乎從來都沒善待過自己的頭發,平日連香皂都舍不得多抹幾下。今天我們特意煮了一鍋清香四溢的檀木熱水,摻合這飄柔香波。輕輕搓揉,洗去發髻間每一顆結垢,剔去云髻上每一粒沙塵,讓她一塵不染地上路,去尋找等待他多時的夫君。
(6)骨骼本來就粗壯的手腳,因為肌肉萎縮,青筋暴漲,更崢嶸如古松了。漁家女出身的母親,三歲喪父,九歲失母,從小跟著叔叔在風波浪濤中淘海為生。當過童養媳,放過牛羊,后來,又隨著逃荒大軍躲過日本鬼子的炮火,跋涉過萬水千山。看手掌上的每一朵繭花,腳板上的每一道裂痕,無不在訴說著生命的艱辛和苦難。
(7)倏忽,腳踝上一道長長的傷疤,如同一團火焰灼亮了我的眼睛。記得我考上中學那年,大哥正在讀大學,弟妹又小,這對勉強糊口的我們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再苦,孩子的書一定要念,我們眼睛瞎,可不能誤了孩子的前程。”母親斬釘截鐵的對父親說。于是父親風雨無阻地奔波在鄉間小路上。母親更是起三更睡半夜,跑碼頭,擺地攤,種菜養豬,一有空閑就別了柴刀上山砍柴賣。一天傍晚,剛從溪邊碼頭卸貨回來的母親,顧不上滿頭汗水,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我忍不住跟了去,母親去砍一棵高大的木荷樹,那樹長得東倒西歪的,倒下時,一根粗壯的樹丫打在她的腳踝上,頓時鮮血如注……
(8)是的,這傷疤將永遠被母親帶去了,我輕輕地用濕毛巾擦拭著,淚水又一次模糊了雙眼。
(9)大姐小心翼翼地揭開母親身上的藍布衫,啊,母親裸露在我們的面前,蠟黃的肌膚,起伏的胸廓,那豐滿秀美的曲線哪里去了?母親說過,我小時像羊羔一樣,喜歡跪在地上吃奶,母親曾很自豪地向左鄰右舍夸我,說這孩子將來一定孝順。作為女兒的我,真的懂孝道,真的孝敬過父母嗎?“古來父母多癡心!”母親,世上所有的母親,都曾經用自己圣潔的乳汁哺育過子女。那豐滿的乳房卻被我們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變得那么干癟、松散,緊緊貼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時候吃奶,常常頑皮地用乳牙咬著噴香的奶頭,讓母親痛的憐愛地拍打著我粉嫩的臉蛋。母親,還能讓我吸一口那甘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憐愛的拍打么?
(10)歲月無情,人生如露。母親靜靜躺在靈床上。沒有花花綠綠的貢品,沒有凄凄慘慘的挽聯,甚至不敢大放悲聲。佛云,悲啼會使死者的靈魂貪戀塵世,進不了圣潔的天國。眼前唯有三炷清香,一縷若有若無的誦經聲,和著兩行無聲的淚。但人又怎能不依戀塵世?回望生命的軌跡,無論甘甜還是艱辛,不值得回味、眷戀嗎?
(11)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親身旁,淚水滑過她的胸脯。母親即將去那矻矻(kū kū:勤勞不懈的樣子)追求了一生的凈土,此時此刻,我們在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盡最后一次孝心。
《最后的沐浴》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第(9)段寫為母親洗身,段末的問句實際上表達了希望能再次享受母親的溫存、撫愛的愿望。
B.第(11)段通過“跪下去”“淚水滑過她的胸脯”的細節描寫,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感激、眷戀與負疚,深化了文章主旨。
C. 文章不事張揚,不事浮華,語句流暢,語調輕快;但感情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母親深深的敬意和誠摯的懷念。
D.文章所說的母親“矻矻追求了一生的凈土”,指的是不用忙忙碌碌、辛勤勞作,卻能吃飽穿暖,且到平平安安的生活境地。
E.唐代詩人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者這篇文章所記所敘完全可以看作是對孟郊這兩句詩的詮釋。
2.請用簡短的語言寫出第(2)段“眼皮微微閉合著,嘴角含著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剛剛睡去”一句所蘊含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巧妙地勾勒了母親的生命軌跡,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母親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從組織材料的線索、順序方面對文本進行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沐浴》閱讀答案
1.C D
2.母親走完了值得回味的眷戀的一生,臨終時安詳滿足,坦然恬靜,無憾無悔。
3.母親一生坎坷,歷經艱辛和磨難,嘗盡人間酸甜苦辣,但堅強勇敢,沒有被苦難擊倒;母親勤勞節儉,善良無私,只知道為兒女付出,卻從來都沒有善待過自己;母親寬厚仁慈,為兒女傾盡心血,無怨無悔,不求回報。
4.答案示例:文章以“最后的沐浴”為主線,以替母親沐浴的具體過程為寫作順序,在細節描寫中傳達細膩真摯而深切的感情。在主線的敘寫中,順勢展開回憶,以插敘的方式串起表現母親品格的材料,清晰地勾勒出母親坎坷艱辛、不斷付出的生命軌跡,表現出母親堅強勇敢、善良節儉、寬厚無私的品質,歌頌了母愛的博大無私,寄托了對母親深深的敬意的誠摯懷念。
看了“最后的沐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