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花朵閱讀答案
《回家的花朵》閱讀材料
那些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須還沒有從鄉間泥土里全部拔出來的人,那些在市聲里沉睡,但夢的腳趾還常常粘滿泥土的人,他們都是蒲公英的親戚,他們常常會買幾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沖茶,或把它冼凈剁碎了摻雜著作為食物,敗火祛毒,給身心重新賦予鄉野的清爽之氣和生活的自然氣息。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個親戚,從120多里遠的鄉下老家到這小城里來生活,20余年了,從一個鄉間的木訥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個臨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買三五扎蒲公英沖茶,或者剁碎了攤幾張餅子吃。去年深秋時,我又買回了十幾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鮮的蒲公英,葉子雖然已經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莖卻飽滿豐盈,粘著些溫漉漉的泥土,許多蒲公英已經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們淘洗干凈,攤放在竹篩里靜靜地晾曬。有一個午后,我發現已經晾曬了幾天的蒲公英,有幾朵竟然又開花了,那金黃色的花朵,在根葉已經被曬得一片灰黑的竹篩里分外地耀眼,它們在秋天的陽光里閃著金黃的光澤,像一粒粒淡定的陽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過了許多天,我發覺那些蒲公英已經徹底風干了,而許許多多的花蕾都已綻開過,花朵早謝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絨球,當晚風輕輕一吹,那些絨球便沸沸揚揚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飄起來,像一片片飛揚的微雪,從竹篩里飛揚到陽臺上,然后飄過高高的樓頂,飛進了遠遠的天空里,隨著一縷一縷的風飛走了。
它們是要飛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隨著那些流浪的云朵,飛回到遙遠的鄉間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鄉野老家嗎?
花朵是植物的心靈,是一棵草或一棵樹的靈魂,而蒲公英的靈魂已跟著一縷晚風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來年,它們將又會在河畔、在山澗萌芽,展葉,開花,重新點燃自己的鄉野或田園。而一個輾轉離鄉的人,一個為生計而漂泊游離了自己故園的人,他們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心靈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靈魂回到那生育和養育我們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靈魂是不會流落的,它已注定永遠屬于某一粒土。不管歲月多么的蒼涼,不管腳步多么的遙遠,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長,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們都是一定要飛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溫熱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縷低低盤旋的炊煙里,回到那一條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聲蒼老的召喚里……(選自《散文百家》)
《回家的花朵》閱讀題目
1.從全文看,作者筆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1)它們是到城市尋找它們的親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靈魂是不會流落的,它已注定永遠屬于某一粒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具體語句,分析第二自然兩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系全文,簡述標題的含意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家的花朵》閱讀答案
1.①花開得早,隨處綻放。
②花色金黃鮮亮,花期長。
③可食用,能敗火祛毒。
④生命力強。
⑤種子回歸鄉野。(答出4個即可。)
2.(1)新鮮的蒲公英運到城里,被那些從鄉間走進城市的人們買走。
(2)漂泊在外的人對故土和親情有著永久的眷戀歸依。(意思對即可)
3.運用比喻。“微微燃燒的火苗”形象地寫出了花開的形態、色澤和動感。運用擬人,“醒著”“沉睡”等,賦予泥土、村莊、鳥、蟲以人的神態,生動寫出了蒲公英和時令的關系、時令對村莊的影響。(意對即可)
4.含意:蒲公英無論在哪里都要飛回鄉野;漂泊在外的人無論游離多久,靈魂終會回到故鄉親人中間。作用:點明文章中心,抒發對故土的眷念和熱愛之情。(意對即可)
看了“回家的花朵閱讀答案”